孤独的常态—内在情感升华状态下的精神性绘画

来源 :鲁迅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根植于人的心理需求并且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甚至可以说,这是构成我们本质的基本需求。将“孤独的常态”作为内在的艺术表现对象是艺术家内在情感升华状态下的精神性绘画的一种实践。“孤独”一方面被认作是消极(自卑、抑郁、冷漠、悲观、边缘)的情感表现,当这种精神状态成为艺术创作者的精神诉求,所进行的艺术创作也同样会体现负面的孤独的艺术倾向,这也是艺术创作者的灵感与他对作品的视觉呈现的预期,形式、色彩、笔触、描绘的对象乃至整件作品的内在与外在都会随其预期的个人的精神性面貌而合理地呈现。孤独的另一方面是“没有情绪”的体现,是回归自我的审视,很多时候孤独是没有太多激烈的情绪,这种孤独存在得更内在,更持久并且没有太难以释怀的痛苦,人们会愿意并不自主地沉浸在这种时间和精神状态中,在这里能够更清晰地审视自己和周遭,也同样可能是更加持续的迷茫。本文分为三章节,基于对精神性绘画的理解,结合自身以“孤独的常态”为主题的系列绘画作品浅谈内在情感升华下的精神性表现在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以孤独的常态为主题的精神性绘画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自身及后来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海林市两所中学32个班级的625名中学生及32名班主任为研究对象,采用学校联结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学业成就问卷以及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问卷对被试进行
通过对赤松幼苗外生菌根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的观察,发现了24种外生菌根,并研究了外生菌根发生的模式、不同的外生菌根沿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幼苗年龄对菌根类型变化的影响
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中关于时间的知识点时,通过拉长“秒”的体验过程,让学生感受秒到底有多长;通过拉长年、月、日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发现时间的秘密;通过拉长“经过时间”的学
经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批准和积极筹备,河南省精神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十三次精神科学术会议于1995年9月7日-8日在郑州市召开。来自全省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华医学会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是目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全球的视野下,有一些国家已对该制度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大多国家仍采取保守的态度。国际商事仲裁是否可以引进第三人制度?这
粤闽港澳台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认同对经济发展影响甚大,它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动力,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文化环境和增强区
目的探究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抗氧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COPD急
数控技术诞生了50年;而我国的数控技术商品化也有了20多年的历史。数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特征。为了进一步了解机床的现况.为数控机床厂商及配套
目的探讨BNP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再将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