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特的衔接手段,要想获得自然的译文,译者必须对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细细揣摩,并在译文中灵活转换应用符合译语习惯的衔接手段。英汉语在衔接手段上有其相似性,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往往对我们的译文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性并结合中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探讨梳理英汉语翻译中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转换规律和技巧。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在语篇衔接方面的重要理论成果,比较讨论,主要采用了广义的方法,将主要的篇章衔接手段份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两大类,非结构衔接主要指韩-哈(1976)模式中的五种衔接类型:语法衔接(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本文将语法衔接理论和中文传统语法对句子的划分结合起来,从传统语法角度归类整理六大方法,为英汉语翻译尤其是句子层面的翻译提供一些启示,词汇衔接为篇章层面上词义确定,词语选择等提供了启示;结构衔接则包含信息结构、主述位结构和平行结构,这一衔接理论在英汉语翻译中的句子结构,词语结构安排方面提供了不少依据。综合两方面,本文主要是结合了中英衔接对比的理论成果,梳理总结了其在英汉语翻译中的具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