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崛起和不断扩大,有关证券市场信息披露问题就成了我国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作为信息披露内容之一的盈利预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选择了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时最初披露的信息之一——盈利预测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盈利预测能提供公司未来时期收益情况的预计与测算,为投资者的最初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对投资者的预期、股价的稳定、股市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预测信息固有的不确定性,也给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许多利润操纵的空间。由于不可靠的信息不仅无助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甚至会破坏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盈利预测可靠性这一问题上,着重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现状,影响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完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盈利预测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注册会计师对盈利预测信息的审计制度作了专门探讨,研究了盈利预测审计的特点、具体操作程序及注册会计师盈利预测审计责任,进而有针对性地寻求提高我国盈利预测审计质量的对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文写作的目的、拟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及思路、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主要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深口袋理论、信息发射理论。在我国,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从微观上看,盈利预测信息弥补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有利于改善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对公司管理当局而言,披露盈利预测信息也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上看,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费用,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第二部分是国外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概述。这部分主要对美国、英国、新加坡、我国的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盈利预测披露制度加以分析、评价。分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方式、披露格式与内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更新与更正、盈利预测信息的审计制度。
第三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在本部分中首先对我国现有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进行归纳、阐述;其次以2001年3月以来证监会对盈利预测信息由强制披露转为自愿披露的时期为分界点,通过数据分析强制披露的1996~2000年以及自愿披露的2001年、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状况;第三节,剖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的原因;第四节,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促进对盈利预测信息的有效需求,形成盈利预测信息的有效供给,建立上市公司内部的盈利预测信息质量保障机制,健全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加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发挥注册会计师在保证盈利预测信息质量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审计。这部分是本文的另一重点。这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审计的现状和意义;其次,论述了盈利预测审计的特点、具体操作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第三节,重点分析了影响盈利预测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第四节,探讨了如何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审计质量,从规范上市公司盈利预测行为、完善盈利预测审计相关规范、健全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经验、改进盈利预测审计技术和方法、建立多层次的审计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