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贯彻和落实会议精神,教育部制定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教育部先行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这次课标修订突出以核心素养为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旨在使国家的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化,使课程和教学目标制订的要求在学生身上得到综合体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为首的科学组研究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四个要素。其中地理综合思维依据的是地理学的一大特性—综合性,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然而,目前对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研究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地理综合思维教学实践研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对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提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与思路;其次,界定本课题所涉及核心概念,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采用试题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现状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第四,根据高中生综合思维培养的相关文献研究,依据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可操作的培养策略;第五,根据提出的培养策略,并结合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设计了案例;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本文基于试题对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学生地理综合思维水平总体一般;学生间地理综合思维水平差异较明显;多数学生要素综合思维水平较低;多数学生地方综合思维水平较高。这表明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发展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培养。对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地理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综合思维水平一般;多数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少数教师综合思维培养的维度不够全面。调查发现,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自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方面入手提出可操作的培养策略。本文依据高中生综合思维培养的相关文献研究,并根据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以下培养策略:理清各地理要素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究生活中的区域地理问题;加强课堂思维引导;强化图像教学;渗透“时间-空间”尺度思想教学。根据提出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本文选取了人教版地理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进行了教学设计,为教师培养学生得地理综合思维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结论有:?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现状不太理想;?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够是阻碍教师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角度的创新,论文分别从试题角度对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地理教师角度对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