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合理配置国家的征税权力,加强纳税人权利保障并努力实现纳税人对税法的自愿遵从,成为现代税法需要探索和解决的新课题。因此,构建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的理论体系对于树立法治理念,推进税收的法治进程,构建体现民主、法治、人权等宪法原则的税法体系,从制度与实践层面上切实保障纳税人的权利,显得至为重要。正如施正文博士所指出的,要在民主原则、法治原则与保障人权之下,积极实施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工程。要在宪法上确立纳税人基本权,发挥基本权对抗征税公权的防御功能和监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功能。显然,在税法的研究尤其是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的理论研究上,我们要结合英美法系国家对纳税人权利保障的理论成果与税法实践,立足本国国情,深化对纳税人权利保障的研究。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税法理论研究上的繁荣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税法的实践。1992年我国颁布了《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规定了知情权、请求保密权、陈述、申辩权等多项纳税人的程序性权利和实体性权利,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这些与对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障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本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我国的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选择以“法律视角下我国纳税人权益保护的研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纳税人权益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纳税人权益保护理论和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着重分析了我国纳税人权益保护缺失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传统文化背景、税收理论、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以及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是制约纳税人权益保护完善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完善立法、司法和执法的法律体系,全方位保障纳税人权益,健全纳税人投诉、税务诉讼组织,提出进一步做好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是介绍写作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界定研究范围,明确逻辑结构。第二部分,纳税人权益保护的理论分析。该部分着重对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纳税人权益保护定义和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我国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实践考察。该部分简要回顾了我国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纳税人权益保护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是宪政思想缺乏所导致的纳税人权益保护相关法律的缺位。第四部分,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借鉴。该部分主要对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纳税人权益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加以归纳总结,旨在通过国际经验的对比与归纳,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纳税人权益保护的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提供参考。第五部分,完善我国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对策选择。该部分以建立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为基础,完善立法、司法和执法的法律体系,全方位保障纳税人权益,健全纳税人投诉、税务诉讼组织,提出进一步做好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