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下中美新闻的对比分析——以斯诺登事件为例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n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篇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一般都会受到意识形态、权力关系、政治决策、社会文化的影响。批评性语篇分析是近年来分析文本意识形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跨学科综合分析,探究语篇背后的态度与情感,试图提高新闻受众对媒体报道的批评性阅读意识。  2013年夏天发生斯诺登事件后,国内外纷纷报道这次事件,各大媒体说法不一。本文从《洛杉矶时报》和《中国日报》上选取了斯诺登事件发生后15天内的相关报道十篇,在 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从及物性、转换、分类和情态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中美媒体在报道此事件的语言异同,探讨了语言的社会性,揭示了中美媒体的新闻语言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权力关系。  研究发现,《洛杉矶时报》和《中国日报》都不是完全客观地报道了斯诺登事件。对于这一事件,他们分别持有不同态度。从篇幅上看,《洛杉矶时报》比《中国日报》涵盖了更多内容;从及物性上分析双方的意识形态,发现《洛杉矶时报》和《中国日报》分别站在美国和中国的利益角度;从分类和转换上看,两家媒体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相同的是都运用了较多的转换手段,不同的是《洛杉矶时报》的词汇更为丰富,而《中国日报》用词较为中立;最后从报道类型和报道词汇来分析,结果显示《洛杉矶时报》比《中国日报》使用较多直接引语,但《中国日报》的报道用词更加客观。  希望本文对斯诺登事件报道的分析可以作为中美新闻语篇对比分析的实例,通过这一对比分析,促进新闻语篇对比分析的发展,进一步验证 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有效性,提高读者和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读者用批判性眼光看待新闻语言反映的国际问题。
其他文献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悲剧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纵观哈代的创作生涯可以看到,哈代只是在其后期的四部悲剧小说中(《
随着全球商业化的脚步日益加快,广告也愈发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该论文通过考察研究,总结了现代英语广告的主要特点,运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分析归纳了现代广告英语的
随着全球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始从地区、国家扩展到不同大陆乃至全球.与此相适应,在外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己
怎样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语言学者,尤其是语言教师。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纪下半世纪,研究者们才开始把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在此之前,语言
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外界的经贸往来,会展业也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会展业的日益国际化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来中国参展,国外参展商在会展的各个环节需
本文对尼日利亚剧作家沃伦·肖英卡的戏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索了他对欧洲荒诞派戏剧借鉴的方面以及他发展出的荒诞派戏剧特点。从其主要作品《路》《疯子与专家》入手,
该文旨在论述《嘉莉妹妹》中西奥多·德莱塞的哲学思想,以此为角度分析《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嘉莉妹妹》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引起美国文学史上的
随着浦东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社区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位已在浦东占了很大的比重。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加强党
改革开放后,中国股市已成立二十多年,国人对金融、经济的一般常识也不再陌生,连菜场阿姨都知道GDP、CPI等名词。但即使这样,年复一年仍有很多不符常理的事情轮番上演,让很多金融从业者只能在感叹之余,将常识理论暂放一旁,去适应这个市场。  在我印象中,最为鲜活的不符常理的例子就是2007年到2008年间的“一元”基金了。在那一波股票牛市中,上证指数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从1,000点涨到6,000点,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