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排水沟渠对稻田氮磷污染拦截效应的试验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氮磷为主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己成为水环境的最大污染源之一。生态沟渠系统是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沟渠中上覆水与底泥间隙水间存在着氮磷营养交换,底泥间隙水中的氮磷是沟渠重要的内源污染来源,目前对生态沟渠排水动态条件下底泥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氮磷的输移分布规律鲜有研究;同时,生态排水沟渠中植物、微生物、基质和水力条件等有其各自的作用特点,通过将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低水坝基质微观形态、水力条件等与生态沟渠中底泥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氮磷输移分布规律相结合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生态沟渠对氮磷的拦截效应。本文以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稻田排水沟渠为研究对象,首先,对2017年6月26日至2017年9月25日水稻生长期间沟渠上覆水和沟渠表层(25cm)及较深层(50cm)土壤间隙水中的氮、磷浓度变化和分布进行了跟踪监测与分析;其次,依据天津小站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探究不同植物和基质的氮磷净化效果与吸附性能,于室内构建了组合植物-低水坝的生态排水沟渠中试模型,并以空白土沟(无植物和低水坝)作为对照,在连续进水条件下探究了氮、磷在生态沟渠底泥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输移分布规律,并观测了生态沟渠中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低水坝基质微观形态,从微观结构上初步揭示了生态排水沟渠对稻田氮磷的拦截效应;最后,探究了进水流量与污染物浓度对生态沟渠上覆水和底泥间隙水中氮、磷输移分布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对天津小站稻田自然排水沟渠氮、磷的跟踪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天津小站水稻生长前期(6月-7月),由于受稻田施肥和排水的影响,沟渠土壤间隙水中会积聚大量的氮、磷,尤其是在沟渠表层土壤(25cm)间隙水中;这些存在于排水沟渠土壤间隙水中的氮、磷会向沟渠上覆水中输移,并成为排水沟渠重要的内源污染源。(2)通过构建组合植物-低水坝的生态排水沟渠中试模型以及对其氮磷拦截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沟渠在有效削减底泥间隙水中内源氮的同时,对上覆水中氮也起到了较好的净化效果,一方面,生态沟渠中植物的输氧作用使其具有更高的溶解氧含量,并改善了底泥微环境,使得生态沟渠中底泥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土沟,尤其是在生物脱氮起核心作用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生态沟渠中低水坝基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并附着生长着大量的菌丝体,增强了生态沟渠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附、净化作用。土沟底泥释放的氨氮首先较快进入间隙水中,而后藉由浓度梯度的扩散作用向上覆水输移,而生态沟渠底泥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氮磷输移分布受植物、微生物等作用影响较大,使得生态沟渠在植物和丰富的微生物活动等共同作用下削弱了这种扩散作用。相较于氨氮,无论土沟还是生态沟渠底泥间隙水与上覆水间硝氮和总氮的浓度梯度扩散作用均相对较弱;然而植物根系会产生酸性物质,这将促进底泥磷释放,使得生态沟渠底泥间隙水中磷素含量升高。(3)通过对生态排水沟渠拦截氮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进水污染物浓度以及较低流量进水情况下,生态沟渠对总氮、总磷和氨氮的拦截去除效果更好。在高浓度进水情况下生态沟渠上覆水与底泥间隙水间形成了氮、磷浓度梯度,使得上覆水中氮、磷向底泥间隙水中输移,这促进了生态沟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因此在较高浓度进水情况下生态沟渠对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由于地层分布变异性、测量误差等不确定性的存在,基坑开挖分析模型的参数(如土体参数)经常用随机变量来表示。由于现场勘察过程中获取的勘探数据非常有限,确定模型参数的概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不少地方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古建筑逐渐被现代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就目前呈现的状态,人们更希望有针对性的保留传统文化的载体古民居建筑,对民居
随着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技术的涌现,传统市场和技术基础受到破坏,这意味着即使是拥有新兴技术的企业,单凭自身核心技术的升级也难以应对技术和市场的不连续性。实践中,仅有少数企业能够适应技术更迭的速度,成为行业巨头,但更多的企业像诺基亚,柯达等因跟不上技术的更迭速度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新兴企业如何通过互补资产构建动态能力,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实现高速增长。通过梳理动态能力的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控制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及负荷控制,大量间谐波被注入电网,由此引发的电能质量事件及其潜在风险逐渐受到电力界的广泛关注。准确检测间谐波参数在研究间谐波产生机理、电网安全运行、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理论和国际标准IEC61000-4-7中间谐波检测方法,并详细分析了此方法检测间谐波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各类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算法。频谱泄露
为了提高钻头加工的寿命,本课题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深孔麻花钻,它采用“三尖七刃”的钻尖形式。阐明了刀具几何参数对于新型深孔钻切削性能的影响;对深孔钻床设备进行了设计及
宇宙线膝区结构的形成与宇宙线起源、加速和传播过程紧密相关,它已经成为世纪性难题,因此能够对宇宙线“膝区”的成因做出正确的解释将对高能粒子天体物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膝区”成因有多种理论假设,然而各家实验结果之间系统性差异达到30%,很难由此对宇宙线起源的理论假设作出有效评判。通过对宇宙线成分和能谱的精确测量,有助于解决宇宙线“膝区”问题及对宇宙线起源问题的理解。河北师范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Al-Mg-Si-(Cu)合金是一类中等强度合金,具有加工成形性能优良、可热处理强化、密度低等优点,在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等环保应用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6xxx系铝合金在车
均相金催化化学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金(Ⅰ)及其配合物具有特殊的π-酸性,可以与烯炔类π-键配位起到活化π-键的作用,进而发生多种类型的反应
作为有机化学研究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均相金催化化学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发展,也取得了大量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金(Ⅰ)及其配合物具有特殊的π-酸性,可以与烯炔类π-键配位
近年来,TiO2薄膜因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然而,TiO2的光学带隙约为3.2eV,用于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只能响应或者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部分,而紫外光只占太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