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扩能改造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xt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连石化公司15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于2001年11月投产,系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环丁砜抽提蒸馏工艺。它采用重整C<,6>馏份作为原料,包括原料预分馏、抽提精馏、溶剂回收、溶剂再生和苯产品精制五个部分。原设计进料量17.9t/h,进料含苯40%。而实际进料苯含量只有30%左右,进料苯含量与设计值相差较大,装置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出现操作波动,助溶剂消耗量增加等现象。此外,原设计的个别设备存在明显缺陷,也使装置处理量和产品质量出现问题。2005年3月份进行了第一次停工检修并进行了扩能改造。通过分析第一周期运行情况,确定了装置的主要瓶颈在于脱C。塔和抽提蒸馏塔。使用PRO Ⅱ化工模拟软件对脱C<,6>塔进行了重新核算。通过新增空冷和压力分程控制系统提高了脱C<,6>塔的处理量和芳烃抽提原料稳定性。通过芳烃抽提过程专有模拟软件和水力学计算对抽提蒸馏塔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更换C-501的1~20层塔盘,开孔率由4.78%增加至6.79%;更换C-501的28~70层塔盘,开孔率由6.16%增加至8.67%。水力学计算还表明原溶剂回收塔可以满足改造后的要求。此外还更换了一些冷换设备并对一些关键控制点进行了改造。2005年5月16日、17日对扩能改造后的装置进行了一次全面技术标定。结果表明此次改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装置处理量增加到了20.5t/h,苯纯度达到99.9%,非芳含苯小于1%,操作平稳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助溶剂消耗减小。
其他文献
肥胖问题日益加剧,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益生菌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而筛选抗脂肪堆积的益生菌有望应用于减缓肥胖问题。目前使用的益生菌主要是乳酸菌,而更多的益生菌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海洋中微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可以作为益生菌的来源。本文用从海洋生物牡蛎的内脏中分离到的海洋菌以及从泡菜中分离到的乳酸菌喂养秀丽隐杆线虫,对抗脂肪堆积益生菌进行筛选。另外,海洋中存在很多潜在新菌,本文对四株海洋新菌进行了多相分类
本研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了一株青霉lz-13和一株土曲霉lz-16,既可以降解纤维素,也可以降解木聚糖。同时利用已筛选出的菌株对其混合发酵秸秆产还原糖作了研究。  Lz-13在PDA培
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是通过量子化学数理统计学方法建立针对一系列化合物的活性或其它性质与其物理化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通
扩展蛋白(Expansin)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组织中,构成植物细胞壁类蛋白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唯一的可体外诱导离体细胞壁伸展的细胞壁松弛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涉
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需求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发酵产氢原理,全面综述了发酵产氢的研究现状,针对发酵产氢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