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对P16和CyclinD1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丙氨瑞林(Alarelin)干预对移植瘤的生长、P16及CyclinD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GnRH-A 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建立人子宫内膜癌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2只裸鼠随即分为四组,即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对照组给予0.2ml的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5、30、60ug/kg的丙氨瑞林0.2ml,肌肉注射。每只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给药6周。干预过程中严密观察肿瘤生长及裸鼠情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6周后处死裸鼠,完整取出移植瘤组织,计算抑瘤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PV)检测肿瘤组织中P16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   结果   1.瘤细胞接种裸鼠约一周,可见其右上肢近腋窝处皮下有一不规则肿物,直径约0.4cm,呈结节状,有完整包膜,质硬,局部活动度大。接种后裸鼠生长良好,精神、活动正常,饮食及大小便无明显变化。   2.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移植瘤体积为697.50±339.93mm3,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52.47±289.33 mm3、457.97±267.51mm3、423.87±268.29 mm3,不同剂量丙氨瑞林组体积相对对照组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0.79%、34.34%、3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272)。   3.光镜下见对照组瘤细胞密集,呈片状分布,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染色质呈团状,有明显核仁,胞质丰富,可见较多核分裂像,间质较少;丙氨瑞林组瘤细胞排列较对照组稀疏,可见大片无结构坏死区,细胞的异型性小,瘤细胞核深染、固缩。各组间大体观察没有明显差异。   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丙氨瑞林剂量的不断增加,肿瘤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逐渐增强,CyclinD1蛋白表达逐渐减弱,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不同浓度的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2.丙氨瑞林可使移植瘤组织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   3.丙氨瑞林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16和下调CyclinD1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实现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新闻媒体行业正在经历一番技术性革新,采集、制作、存储、发布、销售等环节都借助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了数字化,使得新闻媒体行业在办公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
养宠物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小编们也不例外,不过,如果他们养的是奇葩宠物,那在美好之外,又添了一抹有趣和好玩,这样脑回路清奇的小编们,喜感也是掉了满满一地.
期刊
不少农工在实践中发现:红薯摘心可提高产量 10%以上。这是因为红薯摘心后能控制红薯茎蔓的伸长,促进基部分枝的形成与生长,使分枝和绿叶数增加。   具体方法是:红薯蔓长到 50厘
为更好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培养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尝试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生物教学为例,把尝试教学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根据生物学的特
《电工基础》是广厦学院对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学院职业岗位的核心知识能力要求,以“理论够用、适度,强化技能培养”为原则,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
期刊
游戏教学法是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的方法,此教学法达到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目的,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教学氛围中.在特殊学校,由于智障儿童注意力极易分散,而且有意注意时间非
期刊
研究背景和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个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细胞膜受体,属于细胞表面erbB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当EGFR与其配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