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媒体不仅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推动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东盟媒体对信息流的合力推进。本论文以《广西日报》作为个案,研究新闻媒体中国—东盟报道的现状、报道的框架,新闻媒体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加深合作和塑造区域形象的意义,以及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东盟报道能力的一些策略。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广西日报》对中国—东盟的报道已经已经越过了阶段性报道的时期,完全形成了常规性报道。《广西日报》对中国—东盟报道非常重视不仅报道量大,而且开辟了专版、多用新闻图片以增加吸引力。同时,我们发现《广西日报》是分别在“合作、发展、共赢”、“平等协作,共谋发展”、“跨历史跨区域、国际性”的框架下进行经贸合作、政治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报道。《广西日报》通过对中国—东盟大量的、突出的报道,给世人构建了一个经济蓬勃发展、政治开放、文化丰富、城市宜居的、国际化的广西区域形象。它不仅为广西更好地发挥“桥头堡”作用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而且为广西与东盟、中国与东盟的全面加深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也看到《广西日报》中国—东盟报道国际化思维严重缺失。这体现为︰报道的范围狭小;报道的态度一边倒;新闻包装缺乏国际化手法;信息交流呈现内向性以及缺乏与其他媒体的联动等。针对这问题,我们给出的策略是:树立品牌意识,牢牢把握宣传话语权;树立国际化意识,拓宽报道视野;加强与东盟媒体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