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率失真函数理论的H.264编码优化算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是实现实时传输、IP易错信道环境中的前提和保证,对于目前的网络通信发展状况而言,如何进一步提高编码速度,促进视频编码在多媒体通信领域的应用,是当前的技术难点。  目前,适合于视频通信的压缩编码标准主要包括:ITU-T的H.26x系列和MPEG的MPEG-4标准。其中,H.264/AVC是近年来在广播和电信视频通讯领域中最领先的视频编码标准,它不仅吸收了以往视频编码标准中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先进的编码技术。  基于率失真函数理论,针对H.264/AVC编码算法,展开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工作概括如下:  从信息论理论角度出发,着重围绕图像压缩理论,利用率失真特征数学模型,对H.264/AVC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深入剖析率失真函数理论,并在该理论基础上,针对当前常用的率失真计算模型,确定了全局失真统计测度与编码比特率测度、量化参数与宏块帧内刷新率的关系,提出了码率控制的策略;利用误码掩盖技术,分别对宏块帧内刷新和宏块帧间编码模式进行失真分析,获得率失真曲线上最佳误码控制点,构造了宏块编码模式选择的代价函数,建立了包含信源编码失真和扩散误码失真统计模型。同时,针对网络通信视频应用环境,建立了模拟测试方法,大大增强了H.264/AVC编码码流在网络通信中的抗误码能力。  运用最大熵原理之近似法,计算出扩散误码发生概率判决失真函数,将最小计算率失真对应的宏块编码模式,确定为率失真最优宏块编码模式,并对宏块编码失真及宏块的误码扩散失真、宏块编码比特率、率失真编码模式判决方法进行分析。  基于缓冲区控制和二项式R-D模型控制算法,提出了率失真优化的宏块编码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比特分配和量化参数、全局最优化求得率失真曲线上的最佳控制点,还可以根据当前网络运行情况,动态地为源压缩数据保护信息和信道分配带宽,实时进行帧内宏块刷新和抵抗信道误码。  依据H.264/AVC测试模型,使用本文实验测试平台JM-ZJ,实验结果表明:  (1)运用优化的全局率失真判决策略、率失真模型,能实现比特率在信源编码和误码扩散编码间的优化分配,对Foreman图样文件测试序列,在编码压缩前后其文件容量大小对比为210∶1。  (2)采用标准测试序列JM-ZJ编码的.264格式和.yuv格式、MPEG-4的.avi格式播放,从系统负载来看,.avi格式,CPU占用率40%,系统要求最低;.yuv格式,CPU占用率70%,系统要求较高;H.264格式,CPU占用率80%,系统的要求最高。  (3)对Foreman和Car phone测试序列,在比特率为128Kb/s左右,比特分配算法峰值信噪比值几乎高出1~2dB;对News和Salesman序列,在比特率为96Kb/s左右,比特分配算法峰值信噪比值几乎高出0.7~1.5dB。  (4)对Gar phone测试序列,从实验中给出的峰值信噪比曲线看出,ZJ算法比MD算法平均峰值抖动信噪比增益为1.3~2.0dB左右,比NE算法平均峰值信抖动噪比增益为1.5~2.5dB左右。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客户/服务器模式及其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对二层客户/服务器以及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客户端系统、服务器端系统、中间件的功能,论述了客户/服务器
该文结合TCP/IP协议,对Internet网上传输的各种数据包的头标构成了作了详尽的剖析,对VxD和能实现以太网卡直接读取的虚拟包设备驱动器(基于NIDS3.1)的功能和用法作了详细的介
CI系统在现代战争中非常重要,通信子系统是野战战术C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可靠性尤为重要.该文从在红测试、冗余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野战战术CI系统通信子系
对等网络依赖于一些自愿参与节点,没有任何中心控制和层次管理,这种松散连接方式构成了对等网络的底层基础结构。在对等网络中,通过许多对等节点的相互协作,对等节点上未被使用的
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是一种由无线移动主机(节点)自组织而成的特殊移动网络,它不需要使用任何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或中心化管理。广泛应用于救灾、分布式
安全策略是指导系统进行安全设计、安全使用、安全管理的总原则.一个良好的安全策略既是设计安全系统的出发点,又是验证、评估系统安全强度的依据.如何根据用户的要求及系统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环境下涉及到实时事务处理的应用需求正逐渐增长。而移动通讯的带宽有限性引起较大的数据访问延迟,有时甚至由于网络传输的断接而使得事务得不
该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主流网络管理方案的一些局限性,接着介绍了使用移动计算技术的网络管理模型的设计和实现,然后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使用移动计算技术管理移动设
WFMC(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工作流的概念,希望以 此来规范和统一计算机化的流程的研究.工作流采用共性和个性分离的观点,从根本上消除了上面的
该文对图象分割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图象二维灰度分布模型进行了扩展,在分析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二维灰度分布提出了快速FCM算法;同时,根据二维灰 度分布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