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词多义在语言中非常普遍。它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们将经验识解为意义时的一种经济又有效的手段。在一词多义中,人体词的多义现象十分普遍。“Hand”和“手”的认知语义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关于“hand”和“手”的延伸意义对比不够全面,而且没有全面比较它们语义延伸机制的异同。我们主要从认知的视角研究人体词“hand”和“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单位概念框架理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采用定性分析、文献归纳,以及基于词典、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比较了“hand”和“手”的各义项的异同以及其语义演变机制的异同;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人体词“hand”和“手”的基本意义以及拓展意义有何异同?(2)人体词“hand”和“手”语义延伸的认知机制有何异同?通过分析我们主要发现:(1)人体词“hand”和“手”各自的义项之间联系紧密。它们的基本意义相同,并且其各自拓展意义中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2)人体词“hand”和“手”的语义延伸的基础是它们相关的事物或事件概念框架及语境。(3)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人体词“hand”和“手”词义拓展的两种主要认知机制,在人体词“hand”和“手”词义拓展中概念转喻的数量大大超过概念隐喻的数量,这再次证明在人体词词义拓展中转喻发挥着更基础性的作用。(4)人体词“hand”和“手”的词义延伸中存在的隐喻和转喻类别的总数量大致相同。“Hand”的语义演变涉及五种隐喻和六类转喻,“手”的语义演变涉及四种隐喻和七类转喻。在隐喻和转喻中,存在共性也蕴含差异。我们此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包括:(1)我们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三个理论:语言单位概念框架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人体词“hand”和“手”进行解释,进一步论证了这三个理论在人体词“hand”和“手”的多义研究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我们的研究能帮助英语和汉语学习者深入理解“hand”和“手”的语义区别,以便更有效地使用相关词语。(3)我们的研究对于英语、汉语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