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凝胶促进创伤愈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人来源混合血小板凝胶对新西兰兔急性创伤愈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2通过临床试验观察异体血小板凝胶治疗和常规治疗两种方法对临床糖尿病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比较。方法1动物实验研究1.1血小板凝胶(platelet gel, PG)制备采用献血者捐献的全血,按国家标准检验合格后进行血小板分离,将8个同型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混合调整血小板浓度为1000×109/L,将其与血小板激活剂按照10:1的比例混合后制备无菌PG纱布,三组激活剂为含有1000U/ml、100U/ml和0U/ml凝血酶的10%葡萄糖酸钙溶液。1.2实验动物分组新西兰兔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每只于动物背脊两侧切取全层皮肤做3cm×3cm的创面。创面采用不同的敷料外敷:对照组敷料为无菌纱布,三组实验组敷料为含有不同浓度凝血酶的激活剂制备的PG纱布。在术后第5、10、15、20天更换敷料并测量各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切取病理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2临床研究2.1血小板凝胶制备采用献血者捐献的全血,按国家标准检验合格后进行血小板分离,调整血小板浓度为1000×109/L。将同型PRP与血小板激活剂按照体积比10:1混合后制备PG无菌纱布。使用两种激活剂,其中一种仅为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不含凝血酶,适合于表面溃疡创面;另一种含有100U/ml的凝血酶与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的混合液,适合于窦道型创面。2.2临床处理临床上患糖尿病且有难愈合创面者32例,分为皮肤溃疡型和窦道型两类,各类分别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皮肤溃疡型各10例,窦道型各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贝复剂,泡沫敷料),实验组采用PG治疗,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情况,测量愈合面积或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动物实验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创面愈合率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有序,细胞增生较快,新生血管出现早且丰富,新生皮肤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2临床研究32例糖尿病溃疡患者综合疗效评价统计结果显示,糖尿病皮肤表面溃疡型和窦道型溃疡种类型的PG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12周痊愈率达到87.5%,而对照组仅为12.5%。皮肤溃疡型和窦道型创面治疗第3、6、12周时的愈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具有疗程短、换药间隔时间长、愈合质量好等优势。结论1人源血小板凝胶对新西兰兔急性创面有促进愈合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2同源异体血小板凝胶用于治疗糖尿病难治性溃疡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无不良反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难治性创面愈合的方法
其他文献
1902年举行的中英商约谈判是一个涉及晚清中国政治、外交、财政改革、商务等多方面的议题,对晚清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围绕商约谈判的核心——裁厘加税进行论述。实
<正>近年来,土耳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中国和土耳其在政治上均保持相互尊重,双方都承认并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也都尊重对方的制度和发展道路选择。然而,由于
总结在2017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课程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的经验,提出此次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后续案例教学在高级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开展提供借
伴随着全球能源与气候问题的严峻化趋势,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并且日益受到重视。各国政府积极开展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研究,目前地热能主要用作发
目的考察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对体外释药的影响。建立质量标准并考察其稳定性。为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进行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本文
现代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高速发展时代,以前的信息传播与存储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为了使日常工作、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人们渴望通过说话就可以解决一些事务
目的:益智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为海南地道药材之一,也为四大南药之一。用于肾气不足,不能固摄所致之腹痛吐泻
本论文分为单纯性肥胖的理论探讨和健脾运湿法对单纯性肥胖糖调节受损脾虚不运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研究两个部分。1理论探讨本论文的理论探讨从中医的角度,对单纯性肥胖的
果蔬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加工原料。我国的果蔬总产量高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果蔬采后保鲜技术的不完善每年损失量高达25%-30%。现存的果蔬
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出了资本和劳动力这两大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对于国家或地区来说,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