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梁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2020年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5G、人工智能、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新技术、新平台和新业态的发展,为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信息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2022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标志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信息技术、科学创新和产业迭代的数字化革命,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世界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机理及特征,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内陆地区254个城市2011-2018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数字经济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制、动态路径和空间特征。首先,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全面测度了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和空间分布动态特征;其次,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构建了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静态平衡增长、动态平衡增长和时空局部调整模型,并且使用DSGE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脉冲-响应分析;再次,基于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了数字经济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中介效应传导机制。基于非参数与半参数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城市异质性。最后,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且进一步讨论了“现代生产率悖论”问题。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但是数字经济的增长效应则是“西高东低”。总体来看,我国各个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区域内部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减。东部地区数字经济规模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增长效应要高于东部地区。一是因为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基数相对更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边际效应更高;二是因为相对于传统经济活动而言,数字经济的发展更不容易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加快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补短板”建设,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不仅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还可以为东部地区数字生产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撑。第二,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路径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更能促进经济增长。无论是静态平衡增长路径、动态平衡增长路径,还是时空局部调整模型中,数字经济积累都可以正向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动态模拟计算表明,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投入产出弹性为0.149。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货币市场而言,产品市场的政策冲击,对数字经济积累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持久。这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更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第三,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中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要高于东部地区,省际交界区相邻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大于省内相邻城市。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作为准自然实验环境进行空间多期DID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安慰剂检验结果也表明,数字经济的这种推动作用,在排除随机性影响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地区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省际相邻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大于省内相邻城市,中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这说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有利于城市群集聚和跨省经济区建设。相对于东部地区稀缺的土地和风电资源,“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地区的数据中心、云计算和大数据引入西部地区,不仅可以利用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与自然资源,还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使得西部地区的产业和要素流动能够突破地理和交通的束缚,充分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和促进东西部联动发展。第四,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中介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渠道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中介效应计量分析方法,本文使用产业合理化作为数字产业化水平提升的代理变量,使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业数字化水平提升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通过提高产业合理化,间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数字经济还可以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间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这两个中介机制同样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当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地区间的联动效应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第五,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城市异质性表明,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不依赖于地理位置,但是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现出非线性关系。不同于传统的增长模式,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边际效应并不是城市规模越大越高。对于人口规模在500万以内的城市,数字经济积累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边际效应会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城市人口规模超过500万以后,城市的资源禀赋紧张和要素价格攀升,会抵消数字经济积累的部分增长效应;不同于传统增长模式,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依赖于城市的地理位置,而且也不要求人口在城市“过度集聚”。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这种异质性,更加有利于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和人口密度不高的城市发展,为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第六,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更能显著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于南方地区而言,北方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更慢,但是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更高,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城市经济增长,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平衡南北经济差异,促进南北协调发展;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产业中,也可以与传统产业融合来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以传统GDP衡量的城市经济增长,不能完全反映数字经济的边际贡献。相对于城市经济增长指标而言,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现代生产率悖论”。相对于现有研究而言,本文主要基于动态增长理论,构建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机制,并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体现在:研究视角。(1)构建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理论机制。现有的研究表明,数据要素已经成为继劳动、资本和土地之后的第四种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不仅可以通过加速数据要素积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还会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本文以产业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将数字经济内生到增长理论模型中,构建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理论基础与驱动机制;(2)将地区空间和时间关联性纳入到理论与实证模型中。本文不仅在理论上构建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时空局部调整模型,将地区空间和时间的关联性纳入到模型中,而且基于时空局部调整模型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检验显著提高了模型估计的有效性,并且进一步检验城市规模和地理位置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中的作用和异质性。研究方法。(1)识别城市数字经济竞争过程中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基于两区制空间Durbin固定效应模型构建城市数字经济竞争模型,该模型通过构建双空间权重矩阵,允许省际交界处各相邻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同一省份行政区域内部各相邻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如果省界与省内空间权重矩阵的反应系数是相同的,则模型的估计结果与单区制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一致。如果省界与省内空间权重矩阵的反应系数是不相同的,则说明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相对于单一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而言,两区制空间Durbin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更有效;(2)使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处理内生性问题。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分别于2014、2015和2016年联合发布了三批“宽带中国”示范点,共117个城市。本文使用“宽带中国”试验作为政策变量,通过使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DID)来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实证检验;使用空间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在估计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城市异质性问题时,本文使用了Abadie半参数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SDID)的方法处理模型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并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进行了反事实检验。研究内容。为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和省际交界区数字经济建设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而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启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加大数字经济投入、完善数字建设制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共同体、推动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完善数字监督和保障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一、公司买卖合同纠纷维权案例(一)基本案情2011年5月16日,江苏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J公司)与重庆某电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签订《技术协议》约定案涉标的物屋面通风器设备保质期限。当月19日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J公司将案涉标的物屋面通风器设备出售给C公司并负责安装。当月23日,J公司、C公司、
会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自动浇膜成型机主体装置,它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相平行的履带、皮带或链轮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外围分别设有用以传动a、b模,并使a、b模合拢的传送带,所述传动机构旁侧设有灌注机构,所述灌注机构具有用以向模具浇注食品物料的注入嘴并设于机架的进退调节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不仅有利于糖果、巧克力和素食品等多种形状复杂的食品的封闭式浇注成型,而且构造简单,卫生条件较好,操
期刊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长期高血糖症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罹患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并发症的人数不断扩增,给患者及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铁死亡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细胞新型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是指在铁离子过载下,脂质过氧化物过度累积导致的细胞死亡。现已有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存在铁死亡现象,通过抑制铁死亡可极大减缓糖
期刊
为了研究新一代战斗机的超机动性特点,需要对战斗机执行过失速机动动作进行作战效能评估,分析飞机机动性特点以及相关评估方法,建立基于仿真试验的机动性效能评估方法,研究超机动性提高战斗机近距空战效能的深层机理以及关键参数的影响。首先根据机动性效能评估特点,确定了使用模拟仿真法评估机动性效能;提出指向时间作为关键参数和评估指标,然后建立了能够代表超机动能力的等效系统模型,以指向时间为评估指标,分别执行He
期刊
目的:由于低级别膀胱肿瘤和高级别膀胱肿瘤的临床处理不同,我们试图建立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术前预测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级,并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膀胱肿瘤患者191例(中位年龄65岁,范围31-89岁;男性158例,女性33例)。按照7:3的比例被随机分成训练组(n=133)和验证组(n=58)。经过超声图像获取,图像分割
学位
随着老年人对晚年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地产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目前养老地产项目的发展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影响养老地产项目发展的因素较多,且较为复杂。为了识别养老地产项目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因素,分析动力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建立动力系统,以期探索出促进养老地产项目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与发展策略,促进养老地产项目良性发展。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实地调研,走访咨询相关专家后从外部环境、前期策划
学位
来凤白垩纪陆相沉积盆地是恩施地区面积第二大的“红层”盆地。在系统梳理和消化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沉积盆地地层格架和沉积相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盆地内石膏矿成因进行分析。将来凤盆地沉积物划分为9种岩石相组合,提出来凤盆地经历了伸展断陷、挤压兼走滑和抬升剥蚀3个演化阶段,并指出盆地内石膏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盆地红色碎屑含盐建造及周缘碳酸盐岩,在风化淋滤和地下水作用下,含膏盐流体沿盆地裂隙迁移后重结晶成矿。
期刊
短视频内容审核作为当下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亿万网民精神家园建设,更关乎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实现。目前我国短视频内容审核在法律法规制定执行、机器+人工审核模式、申诉举报渠道建设以及整体审核机制上存在发展困境。完善我国短视频内容审核,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细化抽象条款、转变治理理念、注重柔性化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审核员积极性,优化审查员阶层构成,加强福利待遇保障;后期追惩阶段,要加大对平台
期刊
湖州“工业碳效码”的构建,使企业由原先的碳效无法精准量化,不能及时获取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提升措施,转变为碳排放数据全面归集、智能比对分析形成碳效、政策自动匹配并“一站式”联动兑现,形成高效协同的套餐式碳效服务机制。由此,促进企业能源消费从“降价”向“降量”转变,推动绿色制造升级。
期刊
针对学生在学习C++程序设计课程中展现出的个体化差异及由此产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结合混合式教学中过程性评价数据对教学实施的动态反馈作用,分析混合式教学中分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设计混合式教学分层教学策略,并在一线教学活动中进行应用实践。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分层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编程能力和课程平均成绩、提升教学满意度和学习兴趣,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