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在菌糠开发中的利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一类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且取之不尽的天然可再生资源。自然界中纤维素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利用,绝大多数纤维素不仅被白白浪费,而且还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环境污染。菌糠是食用菌培养料收获子实体后的下脚料,未处理菌糠的粗蛋白含量较低,纤维素、木质素等碳水化合物较高。为了探索利用微生物生产纤维素酶,将纤维素转化为人类急需的能源、食物和化工原料的方法,解决解决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能源危机问题,课题通过对来自土壤、牲畜粪便等处的微生物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分离出了能够高效利用菌糠纤维素的菌株,并通过筛选、对最佳发酵条件的探索以及混合发酵等手段,获得由菌糠出发,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材料与工艺。首先通过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筛选,得到40株菌株,进而通过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筛选,获得8株菌株。最后通过菌糠培养基中筛选,获得A、B、E、F、G五株菌株。之后进行的纤维素分解菌的连续发酵,兼有筛选和确定发酵条件两个目的。这一步确定了F菌株为木屑菌糠最佳利用菌株,G菌株为棉籽壳菌糠最佳利用菌株,并且确定它们的最佳发酵时间为24h。通过载片培养法观察菌株形态,初步判断F菌株为毛霉,G菌株为根霉。F菌株和G菌株在30℃时,它们产生的发酵液酶活力最高。F菌株在pH=7时,产生的发酵液酶活力最高,而菌密度则是pH=6时最高;G菌株在pH=6时,产生的发酵液酶活力最高,菌密度也最高。实验中使用的各种金属离子使发酵液中的菌密度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应地,Co2+、Mn2+、Fe3+、Zn2+对应的酶的活力也随之下降;而Fe2+虽然对菌株生长不利,但这种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有很强的激活作用,使得酶活力反而上升。F菌株与G菌株在2倍浓度营养液中有最高生长水平,并使发酵液有最高酶活力;两种菌株对于尿素、氯化铵不敏感。酶的提取实验证明,F菌株和G菌株产生的酶活力不次于购买得到的对照菌株。在确定了F、G菌株的最佳发酵产糖条件之后,通过在培养体系中使用F、G菌种与酵母菌的混合培养,获得了较高水平产蛋白的初步方法。与酵母菌的液态混合发酵使F菌株产蛋白水平提高了一倍左右,而使G菌株的产蛋白水平提高了二倍以上。F菌株与酵母混合发酵产蛋白峰值为5.46 g/L,是液态发酵的6.42倍;G菌株与酵母混合发酵产蛋白峰值为5.75 g/L,是液态发酵的6.05倍。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多边外交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关于当下时代多边外交的研究也十分的详实而丰富,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国际组织的研究更是浩若繁星。然而由于常识性观
伴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应该不断地审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这种自我的审视和改正有利于企业不断地发展。诚如彼得圣吉的一句名言:人类以其局部而片面的思考方式来
本文研究区位于新疆克孜勒塔格东北一带,属于北山裂谷构造带西段。北山裂谷构造带是在塔里木原始陆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邻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南接敦煌地块。构造带内断
用恒温水及不同浓度的NAA、GA3、H2SO4、NaOH溶液对三药槟榔浸种,研究几种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不同药剂及同一药剂的不同浓度对三药槟榔种子发芽力的
<正>当代创新天才史蒂芬·乔布斯经历56年人生奋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全球人们广泛的赞誉。他的名言"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在于创新",明确地把"领导"与"创新"联系起
<正>建筑是人类经过历史的变迁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产物,不仅具有物质实用功能,还具有很强的文化精神功能,并且比较完整地折射出人类历史与文化,在这一点上建筑与文学有着很大
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DC)是现代信号检测中必不可少的器件,它决定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尤其在生物医学信号这种强背景噪声的微弱信号检测中,高精度的ADC
在"创客"思想影响下,越来越多教师参与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浪潮中创新教法,变革学法。基于"创客"理念的"创学融合课"实践成为深圳基础教育界的一大亮点。文章以3D打印技术为
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仅是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研究中的前沿。现阶段的研究将供给方式区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分别探讨二者在社区服务中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关于认识论的系列论述都明确指出,人们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经过一个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这是因为人们认识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