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在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公司股价进行实证研究时,大多数学者只研究了整个模型对股价的解释能力,而忽略了剩余收益模型中各个定价要素在对公司股价形成中所起到的不同的作用。剩余收益模型中的剩余收益变量能够反映公司成长性的特点。而在我国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具有高成长性特点的公司。因此,本文选用剩余收益模型来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成长性的特点是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另外,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价值发现”功能和“价值创造”功能,本文将基金持股比例作为剩余收益模型中“其他信息”的替代变量,检验其在股票定价中所起的作用。 线性信息动态化假设是剩余收益模型的核心假设,因此本文首先对将基金持股比例作为“其他信息”的替代变量是否满足线性信息动态化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2007-2011年间,当前的基金持股比例能够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下一期的剩余收益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其回归系数的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符合剩余收益模型中线性信息动态化的假定的要求。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以信息观、计价模型观和计量观理论为基础,根据剩余收益模型的不同形式,分别构建了包含和不包含基金持股比例变量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经验性估计模型。在检验这两个模型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时,我们发现,包含基金持股比例变量的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较高,说明基金持股比例对股票价格具有增量解释能力;同时,我们还发现,市场在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定价时,比较偏重每股剩余收益和基金持股比例两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