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竞技运动是以数字电子产品为运动器械,在一个特定的虚拟环境中按照统一的竞赛规则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体力、智力对抗运动,在中国已发展了十余年。2003年11月18日,中国体育总局宣布电子竞技成为我国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2017年底,国际奥委会官方认证电子竞技为正式的体育项目。这两个重大时刻为长期饱受妖魔化污名的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带来了转机。通过2003年至今的快速发展,电子竞技在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可观的支持者。电子竞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大量电子竞技新闻的生产。近三年来,人民网、南方网、搜狐、腾讯等多家主流媒体网站和门户网站纷纷开始设置了电子竞技专栏。笔者在各大媒体网站上以“电子竞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仅2018年,新华网以“电子竞技”为标题的新闻约273余篇,南方网以“电子竞技”为主题的新闻约6500余篇,人民网以“电子竞技”为标题的新闻多达9739篇。从报道的内容来看,有关电子竞技的报道多是偏正面、客观的,电子竞技运动在逐渐被正名。本研究以5W模式为前提,态度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数据分析及相关质化研究,探究电子竞技新闻是否能够真正影响受众的观念及态度,帮助电子竞技运动被大众接受;电子竞技新闻是否会引导受众接触或沉迷电子竞技游戏,从而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电子竞技新闻的报道是否需要被监管以及不同人口特征下受众对电子竞技新闻具有怎样的看法等问题。最终,通过深度访谈及相关、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电子竞技新闻的报道有助于受众对电子竞技认知、情感、行为态度的改变,有助于电子竞技的去“污名化”;电子竞技新闻的报道能引导受众接触电竞及电竞游戏,但并不会成为受众沉溺电竞游戏的心理安慰;越不了解电子竞技的人群反而更愿意接触电子竞技新闻;年龄、家庭子女情况、对电子竞技的了解程度、认知态度以及情感态度是影响受众对电子竞技新闻看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