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型水溶性分子导线的合成及荧光传感的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阴离子型分子导线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溶性荧光共轭聚合物,具有两亲性和显著地传感响应信号放大效应,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化学和生物传感材料,被成功用于DNA、蛋白质、酶、糖类以及金属离子等的检测。设计合成新型的两亲性的分子导线,以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己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类含磺酸根侧链的新型的阴离子型水溶性分子导线,并建立了基于分子导线荧光增强型的精氨酸的传感分析的新方法,此外我们还研究了离子液体对分子导线的光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1)阴离子型水溶性分子导线的合成。通过Sonogashira偶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带磺酸侧链的聚苯乙炔-吡啶类的阴离子型水溶性分子导线,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对它们进行表征。(2)阴离子型水溶性分子导线用于精氨酸检测的研究。研究了带磺酸根侧链的分子导线P1为探针的荧光增强型的快速检测精氨酸的新方法。新合成的P1在主链上引入了间位取代的吡啶官能团,增加了主链的柔顺性。在水溶液中P1对精氨酸的检测具有高的灵敏度,检测下限达到10 nM,相对于其它氨基酸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我们考察了包括聚合物浓度、pH值等各种条件对检测的影响,并讨论了可能作用的机理。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不需要对精氨酸进行衍生化处理等优点。(3)离子液体对阴离子型水溶性分子导线荧光性能影响的研究。以分子导线为信号分子,详细讨论了在咪唑类离子液体和吡啶类离子液体的作用下分子导线光学和物理化学性能的改变。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下的咪唑类离子液体能使其荧光增强近1-8.5倍。我们讨论了不同烷基链长和阴阳离子的改变对分子导线荧光影响的情况,结果显示烷基链越长,分子导线的荧光增强越显著;具有相同阳离子、不同阴离子(如Cl-、BF4-)的离子液体在改变其荧光方面则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但是对于吡啶类的离子液体则只能猝灭分子导线的荧光。该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能够有效地调控分子导线的光学性能,有望在传感领域得到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端粒酶和PTEN在大肠癌及大肠息肉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大肠息肉、25例息肉旁正常组织、15例结直肠癌癌灶组织
采集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典型软弱破碎围岩岩样,在室内开展三轴常规压缩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基于岩石试验成果,分析炭质页岩的蠕变力学特性,低应力水平条件下岩石仅出现减速
<正> 为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弘扬通派盆景艺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南通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南通盆景园”。1999年开始进行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建筑绿化和盆景布置等项目,整
<正>在西方政治文化史上,古希腊的政治文化堪称西方政治文化的起点和摇篮。进入国家社会仅三、四百年的时间内,古希腊就产生了发达的政治文化,其中必有特殊而复杂的社会历史
调研了黑龙江省公路水泥混凝土桥梁、路面的剥蚀与冻融破坏现状,通过现场回弹检验与钻芯取样检验强度和抗冻性等,分析了混凝土提早出现表面剥蚀破坏的原因。研究表明,混凝土
含氟聚氨酯(FPU)不仅具有因聚氨酯结构而决定的优异的机械性能、耐低温性能和粘结性能,还具有极低的表面能和高的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因此,在国防、工业、民用等
牧草基因工程是近年来国内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紫花苜蓿是世界范围内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研究最深入的优良豆科牧草,以其品质好、产量高而被誉为“牧草之王”。本研究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由海泡石、生物炭、腐殖酸组成的复合钝化剂以不同配比(0,0.1%,0.3%和0.5%)施入污灌区土壤后,通过进行土壤pH、有机质对土壤重金属Cd有效态的相关分析,测定
建国以来,在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中,对于旧中国各阶级土地占有状况及发展趋势,一般都沿用1950年《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的说法,即认为占人口总数10%左右的地
本文分三个部分 ,对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中国司法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作了介绍和讨论。中国司法制度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