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介观量子点系统的电子输运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ng79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介观系统中的量子点与自然界中的原子、分子具有非常相似的物理特性,因此对量子点系统的研究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对量子点系统的输运性质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理论上发展了许多处理量子点系统输运性质的数值和近似迭代的方法,但对量子点阵列电子输运的严格解析计算却很难处理。   本文运用研究相互作用多粒子系统的重要理论研究方法—格林函数方法,研究准一维结构的交替量子点系统中的电子输运现象,通过系统中直流电流、微分电导及其态密度的严格解析表达式,研究此系统的电子输运性质及其变化趋势,为以后处理复杂的准一维系统提供相关的基本模型和理论依据。主要内容为:   1.利用严格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交替A/B量子点阵列中的电子输运性质。通过引入新的矩阵D2m(xa,xb),得到了这个模型中的DC电流、微分电导和态密度的严格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DC电流曲线中的双台阶结构、微分电导曲线中的双主峰结构和态密度曲线中的不对称多峰结构等现象,都敏感地依赖系统中量子点的数量,量子点A/B的单电子能级差和量子点A/B和库的共振宽度。同时,分析和计算了量子点A/B的单电子能级差和量子点A/B与库的共振宽度对输运性质的影响。虽然A/B交替量子点阵列是一种简单的量子点系统,但是这个严格解可以作为研究多重交替量子点或其它量子点系统输运性质的基础和判据。   2.将交替量子点系统中电子输运性质与N个相同量子点系统中电子输运性质进行比较,指出了两种不同的量子点阵列的电子输运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尽管两种模型中电子输运性质存在相似的特性,但对于A/B交替量子点系统来说,其电子输运特性的变化更加多样,影响的因素也更加复杂。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储能器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无污染、安全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和循环性能差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应用。因此,构筑高性能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主要对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锡微纳结构的可控制备、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一章首先对锂
学位
自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于1960年问世以来,人们从理论和实验上对激光光束的传输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激光光束,如:高斯光束、厄密高斯光束、拉盖尔高斯光束、
光折变表面波是一种可沿光折变非线性介质表面传播的光波,它能将光能量约束在光折变介质近表面狭层空间。其高能量密度的特点和可沿直线传播而实现的相位匹配,使各种表面非线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高场磁体及脉冲程序的发展,核磁共振技术已经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及医学等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生物大分子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