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F15调控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及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KLF15对VEGF的调控作用和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揭示KLF15调控VEGF所介导的的血管生成新功能机制。  方法:提取糖尿病患者基因组DNA,构建DNA池,测序获知VEGF启动子的突变位点并分析不同单倍型和发病相关性;之后分别构建带有不同VEGF启动子区的pGL3-Basic质粒,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VEGF不同单倍型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再利用MatInspector软件,对不同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过表达或干扰KLF15后VEGF的蛋白表达;最后利用增殖和迁移实验阐明KLF15对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产生的影响。  结果:通过DNA池测序检测,在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位和-634位分别检测到T>C和C>G的单碱基突变,且关联分析发现这两个位点的突变均能显著影响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双荧光酶系统检测启动子活性实验显示不同单倍型对启动子活性有明显影响。依靠生物软件分析发现-460位突变能够改变转录因子KLF15的结合情况。ELISA及Western Blot结果证明KLF15可影响VEGF的表达,最后实验表明KLF15能影响HUVEC细胞增殖和迁移,进而影响血管生成过程。  结论:KLF15能抑制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过程。
其他文献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黄萎病主要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维管束病害。黄萎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与棉纤维品质的重要真菌性病害,目前国内外在黄萎病防治以及抗
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肽聚糖(PG)缓释微球诱导小鼠机体不同部位表达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 mRNA的能力以及提高抗原活性方面的效应。  本试验给小鼠灌胃PG及PG缓释微球,灌胃一
近年来,悬浮法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固相法生产工艺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反应放热导致的产品的粘结和残余结晶度高是制约固相法工艺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解决产品的粘结问题和降低产品的残余结晶度是该工艺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固相法制备氯化聚乙烯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低温氯化和添加经过筛分的石英砂防粘结剂的方法,解决了制备氯化聚乙烯的反应放热粘结,氯化不均匀的问题,降低了产品的残余结晶度,对固相法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