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对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代谢相关酶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i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是指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的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状。常伴有大量肝细胞坏死,血氨的恶性升高,严重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出血,脑水肿和肺水肿甚至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此综合征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是严重的危害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其中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而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学说一直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血氨在肝性脑病的诊断、治疗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胆红素作为一种生理性代谢产物并非绝对无用,许多临床及动物实验都证实胆红素可作为机体的抗氧化物质发挥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胆红素对脂类的抗氧化作用可以起到补充谷胱甘肽的作用。然而胆红素通过肝脏UGT1A1的分解代谢对胆红素的抗氧化特性起决定性作用。Notas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早期肝代偿功能活跃,随着胆红素的增加,机体抗氧化功能呈增强的趋势,说明胆红素与机体抗氧化系统的潜在联系。另外,胆红素还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胆红素通过UGT酶催化的葡萄糖醛酸化作为肝脏代谢内源性物质最普遍的结合反应具有重要病理生理意义。目前证据提示氨可以作用于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和苹果氨酸、天冬氨酸穿梭酶,导致ATP合成不足,发生氧化应激激。氧化应激主要通过启动膜脂质过氧化改变生物膜功能、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及破坏酶的活性等。在细胞因子(如TNF-α, NF-κB)的共同作用下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所以抗氧化治疗对防治肝脏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活性氧类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通常是生物氧化过程中的副产物,由于分子中存在未配对的电子,所以十分活跃。过高的活性氧水平会对细胞和基因结构造成损坏,并且在细胞信号传导,和保持机体平衡中起很大作用。然而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如:暴露于紫外线(UV exposure)或热源(heat exposure)下等,ROS的量会急剧增多,造成明显的细胞结构的损坏,这种现象被称为氧化应激。最近的研究表明氨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中活性氧的产生。在急性氨中毒的动物模型中也显示出超氧化物产生的增加和各种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氧化应激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线粒体内膜上以钙离子依赖为特征的mPTP孔的开放。血氨作为一种生理性产物在病理条件下的恶性增高必然导致其在肝脏内的堆积,肝细胞内升高的氨浓度势必会作为一种病理性的毒物影响肝细胞的代谢。目前,国内外关于血氨升高如何引起星状胶质细胞形态改变机制的研究较多,包括有直接毒性作用,氧化应激作用,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和谷氨酰胺等学说。但是关于氨对肝细胞的毒性,尤其是肝脏中酶的活性的影响研究甚少;在我们之前的临床研究治疗中发现:肝衰竭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血氨及胆红素升高,降氨后胆红素亦下降。在治疗急性肝衰竭和肝硬化基础上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时,早期、全程联合应用降血氨药物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肝脏损伤、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中步步都涉及到能量的消耗,而在许多肝性脑病模型中都证实氨对线粒体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干扰,故推测氨可能通过氧化损伤影响胆红素代谢相关的酶或者是阻断肝细胞的能量供给来阻断胆红素的代谢,从而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的堆积。而高血氨状态下出现的胆红素水平的升高亦可能是组织处于氧化应激状态的标志。本实验通过高血氨动物模型和氨中毒细胞模型的建立,揭示氨对肝细胞氧化损伤及对胆红素代谢的阻碍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慢性肝衰竭中早期、全程联合应用降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建立高血氨动物模型,检测胆红素代谢相关的酶HO-1和UGT1A1及NF-κB通路的激活情况;2.培养人正常的肝细胞chang liver,浓度梯度的氯化铵处理后检测ROS和ATP的变化,进一步阐明氨对肝脏的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干扰,证实氨与肝细胞氧化损伤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高血氨动物模型:1. ELISA检测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2. RT-PCR法检测UGTIA1的mRNA的变化;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O-1和NF-κB的表达(2)氨中毒的细胞模型1.MTT法检测氨对肝细胞的毒性;2. TUNEL法测定NH4CL作用后肝细胞的凋亡3. ELISA法测细胞上清液中DBIL, GSSH, GSH水平的变化;4.钼磷酸比色法检测ATP的生成量;5.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加入ATP后细胞内DBIL的水平;6. Western blot检测HO-1和UGT1A1的蛋白表达量的差异;7.荧光定量PCR检测HO-1和UGT1A1的mRNA的变化;8.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的损伤;9.流式细胞技术观测ROS产生的多少。结果动物实验中,高血氨组大鼠血清TBIL、DBIL、ALT、AS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氨组的HO-1的组织蛋白表达升高,NF-κB的核转移增加;UGT1A1mRNA水平升高约为对照组的186%。细胞实验中,10mmol/L的氯化铵组细胞上清液中DBIL和GSH水平较对照组下降;胞内DBIL量较对照组升高;ATP的生成量下降;10mmol/L的氯化铵处理组在24小时ROS的产生显著增加并可见线粒体损伤;UGT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增加,但是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无差别。结论1.在氨升高的动物和细胞模型中均伴有胆红素和UGT1A1的升高;2.氨造成了肝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线粒体的形态改变;3.氨是通过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及能量供给障碍来影响胆红素的代谢。
其他文献
<正> 时下,流行音乐节目成为众多电台在黄金时段推出的极具吸引力的节目之一,尤其是极具煽情功效的所谓歌曲排行榜更是火爆而热烈。不少青年人成了此类节目的忠实听众。他们
从网络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网络安全的攻击策略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对部分策略用实验进行验证,以便用户了解网络攻击的知识,从而进一步保护好联网计算机的安全。
工程项目对企业来说既是增加效益的平台、展现实力的窗口,同时又是党建工作的最前沿阵地、最直接的舞台。众所周知,工程项目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项目建设中的党建工作与平常
易变质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产品,由于其变质特性,从生产环节开始,到之后的流通环节,易变质品一直存在比重较大的损耗,制造商往往需要对其特别关注。易变质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
<正>【本刊讯】2018年7月17—20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论坛杂志社举办的"课题研究与教育论文撰写高级研修班(第二期)"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开班,来自浙江、广东、江西、安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具有多种不同亚基,且在中枢分布不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参与体内各种信号的传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的勉略构造带是中国大陆构造中划分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构造带.同时还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中除商丹缝合带外另一条古板块缝合带.多学科综合研究,确定勉略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合志沟进行实地勘察,收集该区域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堤防工程建设等资料,主要研究了合志沟山洪灾害治理工程措施及其评价方法,旨在为当地山
【正】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男人和女人在使用语言时往往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此外,男女各自的语言交际方式也有所不同。造成这种语言性差别
石榴皮作为传统中药材,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对多种慢性疾病具有治疗和预防效。本研究选取国内四主产区10个品种石榴为原料,研究其果皮游离态与结合态多酚的含量、组成、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