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社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参与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动机分析。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分析判断现今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选举过程中各利益群体对选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不同的关键问题所在、社区居委会选举中存在的多种利益关系模式、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参与社区选举的动机、这些利益主体参与社区居委会选举的根本动机是不是追求其自身利益以及如何更好的理顺和协调这些利益关系。本文认为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虽然是城市的最基层,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单位制”的解体,我国的政治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建设的脚步,城市社会基层管理形成了一个真空,社会各种事物、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开始向社区下沉,社区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问题社区化,形成了“小社区,大社会”的基层体制,社区中也开始出现各个阶层,各个阶层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成了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关系正在重新分化、组合,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多发期,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而随着社区中各种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利益的增多,社会群体利益结构开始分化,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日益复杂。社区居委会更是成为社区中各利益主体博弈的中心,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则成了各种利益主体争夺各自利益、协调利益关系的舞台。另一方面,我国在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和建设方面还缺乏经验,对进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因此,分析我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利益关系模式,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合理界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江汉区民政局关于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讨论、参与2006年《江汉区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手册》的编写以及参与江汉区某社区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约一个月的现场观摩,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采用社会调查和统计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个案调查法等方法,运用2003年、2006年江汉区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访谈记录、观察记录、观察报告和问卷统计以及2003年、2006年江汉区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有关文件、政策、实施方案、选举规程,对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关注和参与社区选举的程度不同的显性和隐性动机进行了判断和分析,对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利益关系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突破了以往单一研究某一利益主体在社区选举中的行为和动机的局限,从微观入手对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现了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候选人、选民等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构建和谐社区所要求的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等各方面共同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社区居民更多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进而有利于更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