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OPN阳性TAMs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AMs在15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间质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2.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上述组织芯片中OPN在TAMs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AMs表达高低与肿瘤是否远处转移、TNM分期、N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M2亚组巨噬细胞表达的高低与肿瘤是否远处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层分析表明:在N1期及N2期患者亚组中,TAMs表达高低与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阳性站数有关(P<0.05);M2亚组表达高低在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亚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淋巴结阳性站数无关。M1亚组表达高低与上述临床病理变量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关系(P>0.05)。TAMs在间质中是否浸润在各项临床病理指标亚组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间质中TAMs是否表达OPN在不同性别、年龄、是否吸烟、病理类型、肿瘤部位、所在病变肺叶及T分期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TNM分期、N分期及肿瘤是否远处转移亚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OPN阳性TAMs者更易出现远处转移。分层分析表明:在N1期及N2期患者亚组中,TAMs表达OPN与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淋巴结阳性站数均有关(P<0.05)。Ⅰ期亚组中,TAMs表达OPN者较不表达者更易出现复发转移(P=0.008),而TAMs及M2亚组浸润程度高低对Ⅰ期亚组复发转移无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间质中TAMs表达高低、M2亚组表达高低、肿瘤细胞表达OPN以及TAMs表达OPN情况对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表达OPN者比TAMs表达OPN者预后好。Cox多因素分析,对于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TAMs表达高低(OS:HR1.560(1.164~2.526) P=0.033,DFS:1.668(0.697~3.994) P=0.041)以及TAMs表达OPN(OS:HR2.427(1.074~5.485) P=0.007, DFS:2.042(1.270~3.282) P=0.003)均为独立预后因素,而肿瘤细胞表达的OPN仅对于无病生存期为独立预后因素。4.OPN可能是M2型巨噬细胞的标记物之一,较目前的标记物跟准确,OPN阳性TAMs为何促进肿瘤侵袭转移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结论:1. TAMs表达高低与肿瘤是否远处转移、TNM分期、N分期相关;M2亚组巨噬细胞表达的高低与肿瘤是否远处转移相关。分层分析表明:在N1期及N2期患者亚组中,TAMs表达高低与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阳性站数有关;M2亚组表达高低在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亚组中有统计学差异。2. TAMs是否表达OPN在TNM分期、N分期及肿瘤是否远处转移亚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TAMs表达OPN阳性者更易出现远处转移。分层分析表明:在N1期及N2期患者亚组中,TAMs表达OPN与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淋巴结阳性站数均有关(P<0.05)。TAMs表达OPN较TAMs及M2亚组在早期NSCLC中更具有预测复发转移的意义。3. TAMs表达高低、M2亚组表达高低、肿瘤细胞表达OPN以及TAMs表达OPN情况对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2高表达亚组中,OPN阳性的M2预后较差。OPN可能是M2型巨噬细胞的标记物之一,对预后起重要作用,并且较目前的标记物跟准确。肿瘤细胞表达OPN者比TAMs表达OPN者预后好。Cox多因素分析对于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较TAMs浸润高低相比,TAMs表达OPN为更具预测能力的独立预后因素。4.以TAMs为靶点寻找抗癌转移的药物为非小细胞肺癌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