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三峡总公司大型水电项目跨区送电上网电价机制的研究,分析了三峡电站上网电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根据三峡受电地区电价调整情况和新出台标杆电价政策,动态测算了三峡受电区平均上网电价变化幅度,与经营期电价法测算模型相互验证,测算了三峡上网电价调整空间。同时,模拟测算三峡上网电价机制下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项目上网电价水平,并与经营期电价法进行比较,分析了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项目建设的经济可行性。
本文首先对三峡电价首次定价过程进行分析,以“按照受电省(市)电厂同期平均上网电价水平确定,并随受电省(市)平均电价水平的变化而浮动”定价机制分析测算三峡上网电价首次定价,三峡首次定价测算表明三峡平均落地电价为335.5元/MW.h,平均输电电价为70元/MW.h,平均线损电价为15.6元/MW.h,平均上网电价为250元/MW.h;随后根据以三峡首次定价以来国家政策变化和受电区上网电价调整情况,结合征地移民补偿标准和水库库区基金水平提高对三峡电站盈利能力的影响,以按经营期电价法和按三峡受电区脱硫燃煤机组标杆电价倒推测算法对三峡上网电价进行了动态测算,两种算法相互印证了三峡上网电价有50-60元/MW.h上调空间;最后对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上网电价按经营期电价法和按三峡上网电价机制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溪洛渡和向家坝的经营期上网电价高出华东可接受电价50~70元/MW.h,在测算条件下,若没有国家配套优惠政策扶持,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建成后会因上网电价过高电力无法送往华东地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渡阶段,三峡上网电价定价机制符合电力体制的改革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还本付息电价和经营期电价固有缺陷,对我国“西电东送”价格形成机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三峡总公司有必要密切跟踪全国电价调整情况和新出台标杆电价政策,建立三峡电价受电省(市)平均上网电价测算模型,每年对三峡受电省市平均上网电价变化幅度跟踪测算,客观地评估三峡电能受电省(市)平均电价水平,分析三峡电能上网电价的合理调整空间。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作为由三峡总公司建设经营的大型水电项目,国家须尽快研究制定西电东送水电项目上网电价定价机制,为创建水电开发良性发展格局创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