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史诗风物传说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萨尔》史诗是藏民族引以为豪的根谱,也是藏族民间口承叙事文学的杰出代表,承载着藏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环青海湖《格萨尔》风物传说是在史诗传承过程中逐渐敷衍而成的格萨尔文化形式。青海湖地区是佛教东传时曾假道取经,连接“南丝绸之路”中的中外文化的传播桥梁,环湖藏区在多民族融汇与外来文化的浸染中,形成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格萨尔传说文化形态。环湖藏地的民众喜爱、崇拜、敬奉格萨尔,一边讲唱和追溯史诗英雄的丰功伟业,描画英雄时代的传奇文化镜像,一边将其投射、对应到自己朝夕相伴的山山水水和文化生活之中,由此附会出千姿百态的史诗风物传说。风物传说以各种自然景观和社会物态为核心,连接了环湖地区众多奇山、异水、怪石、古岩、老坡、麓泉、古迹、建筑,形成一个巨大的史诗文化扩布场域。这种肇始于“物质”实体的风物传说也成为环湖藏地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与文化符号。全文分绪论、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简概了在全国《格萨尔》大背景下的环湖风物传说所突出的地位与特色,以及研究的创新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正文分四章论述。首先,梳理《格萨尔》史诗风物的分布情况,主要对青海藏区的文化地理、《格萨尔》史诗的风物种类,以及对环湖主要风物分布地区做阐述。其次,从解释名人山川的地方传说、描述神奇劳动成果的物产传说,以及流行事项口传化的风俗传说这三种传说类型,提炼格萨尔环湖风物传说的主题思想。同时,基于风物传说作为史诗的传承语境和外层结构,对二者的关联性做进一步探究。再次,拓展环湖地区独特的藏域风情、朴素的信仰品质,以及藏族生存发展活力。最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跨过“文野之别”,在“美美与共”中求同存异,多加关怀“和而不同”的藏族传说文化。通过传媒艺术、文化长廊、文化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把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原生态风物传说都展示出来。让新型传说通过影视、动漫、摄影等媒介记忆下更好的积累、储存、创新和延续,使传说文化发展更先进、便捷、保鲜。同时坚持风物传承,网罗遗佚、补阙拾遗的可持续理念,为史诗动力系统下的风物传说谋求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P2P网络借贷在大环境下应运而生。近年来,我国的P2P网络借贷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交易量和参与人数也屡创历史新高。然而,繁华景象背后却存在着许多隐藏的风险。问题平台的出现不仅使得投资者遭受重创,而且还引起了整个网络借贷行业的恐慌。在严重阻碍行业向上健康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增添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了人们的美好生活。问题平台频出的背后存在很多原因
<正>简单地说,成矿作用是将原先处于随机分散状态的某种元素.在适当的物理、化学和地质环境下,通过某些方式,使其相对富集达到具有经济意义的地质作用.金矿成矿作用有它自己
肌理的艺术语言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于油画创作中,通过本身独特属性的表现形式,在油画作品中展现出视觉与形式上的美感。除此之外,不同材料的肌理不仅在画面上可以展现出艺术语言与表现特点,同样也成为艺术家们抒发个人思想情怀的表现途径。艺术家们通过运用肌理材料的独特性,将肌理与绘画作品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更深层含义的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别样的视觉体验。基于自身的绘画实践,本论文把油画肌理的艺术特征,以及油画肌
本次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要深入贯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体现“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积极研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落实学生
<正> 一、卡林型金矿概述: (一)区域地质发展史:北内华达州地区的科迪勒拉地槽(Cordille ran Geosyncline)中,自中寒武世到下石炭世沉积了巨厚的沉积物。其西部基本上属优地
村级民主决策是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广大农村的农民参与村级社会事务管理的内在要求。村务民主决策让农民以主人翁的身份直接参与决策、管理农村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