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知识缺口的挖掘与利用——我国消费者教育营销现状及其走向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bt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消费者教育的研究最早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建立消费者教育机构和研究所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帮助消费者合理消费。这些教育机构的创办主体是政府、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和知识素养也随之不断提高。消费者教育的主体已经不局限于社会组织,一些企业和生产者也开始利用自身产品信息、消费知识,对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进行引导和教育。由于这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产品销售以及树立企业形象,所以它除了具有利民性,还具有商业性,将企业的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称为消费者教育营销。  消费者教育营销是消费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都知道经济社会的两大主体是企业和消费者,企业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活动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所需产品进行快速、准确搜索的需求,又满足了企业撇开竞争对手、扫清传播障碍、建立稳定忠实的客户群体的需求。消费者教育是一座沟通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是现代营销活动的丰富和完善,也是消费者和企业达到双赢的必经之路。  本文从消费者教育的产生原因入手,分析消费者教育是如何被企业应用到营销活动中并且发挥其独特作用的。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造成了行业间的信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行业之间的知识互通也产生了限制,再加上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必然对其产品的了解程度要高于消费者,这就为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基础。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即消费者的消费知识不全面,存在缺口,将这种缺口称为消费知识缺口。人们的知识缺口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这种缺口也是可以被填补的。企业从强调某些知识,让人们察觉到消费知识缺口,到抛出问题,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求知欲,再到用自己产品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去填补知识空缺,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终使其并产生购买意向,就是消费者教育营销对缺口理论的应用过程。  我国的消费者总体素质还处于中低水平,消费者教育更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正是如此才常常会出现消费者盲目购买、非理性购买或者被不法商家欺骗等情况。由于消费者教育不充分,也导致了我国目前市场营销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中。所以消费者教育营销应当受到更广泛的重视,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消费者教育营销不仅可以为企业自身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更多的利润,而且消费者教育将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营销方式。
其他文献
在思想文化交流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符号学思想如波涛般汹涌澎湃,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专著和理论应用极度广泛,尤其是应用符号学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对美学、心理学、生态学、伦理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