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政策同筹资政策和投资政策一起是公司三大财务活动之一,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核心。恰当的股利政策反映公司内部融资程度、影响公司财务结构和投融资活动,关系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代理成本理论是当前解释股利政策的主流理论之一,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可以解决由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有助于缓解公司管理者和股东之间、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所以,本文试图用代理成本理论的观点分析和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现阶段的股利政策,找到当前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促使公司不断增加企业价值。本文首先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其次对股利政策和代理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做一综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状况。第三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分别介绍股利政策基本理论和代理理论。其中包括著名古典学派和现代学派理论,股利政策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代理成本的计量。第四是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根据此描述性统计结果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代理问题及其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第五是实证分析部分。采集上海证券交易所只发行A股公司的2003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用实证结果验证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代理问题和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根据本文的分析,提出本文的结论,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较以前有积极变化,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数较九十年代有较大的提高。第二,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出现科学化,规范化的趋势。第三,我国公司存在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股权较集中,股权制衡度较低,上市公司代理问题尤其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仍然较严重。控股股东存在发放现金股利的偏好,他们发放现金股利更多的是为公司筹资需要,中小股东获得的股利收益相对较小。第四,代理理论解释我国股利政策的有效性:股利政策能降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代理成本,但是其作用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