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槐树庄区长7致密油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入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槐树庄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致密油富集规律及成藏机理,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测井、岩心、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主要从烃源岩特征、油气成藏时间与储层致密耦合关系、运移方式与方向和富集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槐树庄区长7烃源岩平均厚度为45 m;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平均为5.94%;生烃潜量(S1+S2)平均为13.1mg/g;有机质类型以Ⅰ和Ⅱ1型为主,烃源岩母质类型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并含部分高等植物,沉积时水体为还原环境;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0.76%,生物标志化合物中C31藿烷22S/(22R+22S)、20RC29αββ/(αββ+ααα)和αααC2920S/(20S+20R)平均值分别为0.52、0.62和0.49,反映有机质演化进入生油高峰阶段。平面上,槐树庄区中部和西北部长7烃源岩厚度大、生烃能力更强。在长7烃源岩有机质含量校正的基础上,综合测井曲线组合法、声波-密度交会图法、孔隙度识别法对延长组古超压成因进行判别。长7油层组异常高压主要原因是生烃膨胀,欠压实作用在本区特征不明显。结合埋藏史分析认为,槐树庄区长7段烃源岩经历了“致密储层形成-烃源岩生烃增压超压形成-优质储层泄压”的压力演化过程。长7致密油二次运移动力主要为生烃增压产生的异常压力在储层中的传导作用,运移阻力主要是致密储层毛细管阻力。油气运移通道为孔隙及微裂缝控制的砂岩输导体系,宏观裂缝在长7油层组运移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大。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95130℃之间,为单峰宽峰形态,油气成藏表现为一期成藏。单井埋藏热演化史及储层致密史揭示长7致密油为先致密后成藏,表现为下生上储垂向及短距离侧向运移的成藏模式。长7致密油油水分布特征复杂,油水分异不明显,无边底水,油藏类型以致密岩性油藏为主;长7致密油富集规律受控于烃源岩、砂体展布、储层物性、层内隔夹层分布;其中烃源岩对长7致密油富集其一定作用;砂体厚度与油层厚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说明砂体厚度是长7致密油的主控作用;储层物性及含油级别显示也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表明储层物性也是长7致密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层内隔夹层起到了局部封堵作用,使得长7致密油可以就地富集成藏,也是长7致密油的主控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介绍了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康家滩煤矿高产高效工作面88201的瓦斯治理情况,通过对88201综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及来源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各种瓦斯防治措施,从而保证了8
针对辽河盆地J16块地区勘探开发前景,为寻找有利油气储层,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J16块于楼油层为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其产生之初就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它特有的吟诵式语言与乐曲的旋律相互协调,韵律化的格式与乐曲节奏相互融合,完美地体现了语言美与
通过对加工中心刀具布局及多功能车整体布局的分析。提出了可行的作业头布局方式。结合作业头布局特点,分析了快速接口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可行的快速接口结构形式。
本文以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的背景,以股权可否继承、股权如何继承、股权继承中存在的问题为写作主线,采用了比较研究、法解释学等方法,对股权继承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研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