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r-MOFs/纳米纤维的电容式SO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硫(SO2)气体的存在对工业生产以及健康安全具有极大危害,因此实现痕量SO2气体快速、准确的实时监测,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Zr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NH2在气体检测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异的性能,然而粉末形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严重限制了其在制备具有透气性和柔性器件方面的应用范围。同时UiO-66-NH2框架中的活性位点缺乏,难以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实现对SO2气体的稳定和有效检测。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相结合,将MOFs/纳米纤维复合膜作为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材料。针对目前MOFs基气体传感器柔性和透气性差、结构形式复杂以及气敏材料活性位点少等关键问题,结合传感测试结果、泛函理论计算以及表征分析对传感器进行逐级优化,旨在提升传感器的稳定性、响应性以及选择性。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1)采用喷涂粘合的方式制备得到具有多层结构的气体传感器(PVDF@UiO-66-NH2),并测试对于SO2气体的检测性能。结合模拟计算与表征分析揭示气体吸附过程与传感器作用机制;(2)采用原位构筑代替喷涂制备方法,优化UiO-66-NH2与纳米纤维膜的复合方式,制备出具有一体式结构的气体传感器(UiO-66-NH2/PAN)。一体式制备方法优化了传感器的结构组成以及透气性能,有效提升传感器检测SO2气体的稳定性以及灵敏性;(3)结合DFT模拟计算预测得出羟基官能团对于SO2分子的吸附性能要明显高于氨基官能团,因此通过后合成修饰的方式提升UiO-66-NH2框架中羟基的含量,利用多羟基配体(2.3,4-三羟基苯甲醛)改性后制备得到一体式气体传感器(UiO-66-THB/PAN)。归因于丰富的活性吸附位点、良好透气性以及高比表面积,经结构优化以及活性位点改性后的UiO-66-THB/PAN式气体传感对于SO2气体的最低检测限低至0.1 ppm,相比于PVDF@UiO-66-NH2式传感器在响应强度上由46.38提升至1553.16。同时表现出极好的测试重现性(1 ppm,相对标准偏差=3.74%,n=8),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1 ppm,335 s/185 s)以及良好的长期稳定性能。交叉敏感性上,在CO2/SO2=200条件下,传感器对于0.5 ppm的响应值仍然高达99.95,对于SO2气体具有较强的交叉敏感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和安全性需求日益巨大,促进了信息加密存储材料和防伪材料的快速发展。智能响应材料因其独特刺激响应特性,可实现对信息的编程和加密存储,在特定的触发条件呈现动态信息。胆甾相液晶弹性体具有特殊的周期性螺旋结构,可呈现出与其周期性相对应的选择性反射色。因此,可以通过外力改变其周期性,进而获得具有力致变色响应特性的胆甾相液晶弹性体。然而,现有材料体系在色彩对比度和鲜
学位
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在储能技术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能量转换与存储系统的开发和间歇性可持续能源的利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基于相变材料的光热电转换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是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推动相变储能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本文以相变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强化复合PCMs的光热电性能为目的,从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碳材料的精细化
学位
Cu-Sn 瞬时液相烧结(Transient Liquid Phase Sintering,TLPS)连接工艺具有成本低、接头耐温高、导热和导电性好等优点,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芯片耐高温封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当前Cu-Sn TLPS连接工艺存在的问题(孔隙率高、连接压力大、连接效率低和接头的可靠性差等),本课题采用化学还原方法在Cu粉表面镀Sn制备高Sn含量Cu@Sn核壳粉末(60 wt.
学位
<正>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公认的有效的首选药物,大多数肾综患者对激素的治疗较为敏感,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容易复发甚至治疗无效。根据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可分为激素敏感型、激素依赖型与激素抵抗型,此类患者可归属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其中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dependent nephritic syndrome,SDNS)是指激素治疗有效,但是将激素减量或停用后即复发。当出现这
会议
随着工程装备的大型化和高性能化,以及人们面对资源能源开采的环境日趋严苛,使得人们对超高强度高韧性钢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1000MPa级高强度、高韧性以及经济型低碳超高强钢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地研究1000MPa级低碳超高强钢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关系,发展1000MPa级低碳超高强钢成分体系,并揭示超高强钢组织调控强韧化原理,为我国高性能1000MPa级低碳超高强
学位
抗生素在天然水体中的潜在基因毒性和低生物降解率威胁着各种生物的生存,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阿莫西林(AMX)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处理中难以降解。因此,本研究主要利用三维电极法对水中的AMX(AMX初始浓度150 mg/L、TOC初始浓度74.7 mg/L及COD初始浓度406.4 mg/L)进行有效降解实验研究。本研究首先对比了二维电极反应器(2D系统)和填充
学位
随着5G通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极速发展,对于存储元件、传感器件和逻辑器件等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但随着摩尔定律的失效,后摩尔时代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已逐渐跟不上需求,自旋电子学器件凭借其非易失、快读写、高耐久、低功耗等诸多优点获得了众多关注。但相比半导体电子器件而言,目前大部分自旋电子学器件仍旧处于研发阶段,其性能远低于实际应用的需求,只有少数器件可应用于部分尖端领域
学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因其吸光系数高、光学带隙可调、电荷扩散距离长等优势,在光电能量转换领域展现重大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最有竞争力的候选。然而,钙钛矿器件从生长到服役的全生命周期中,面临着界面缺陷、离子迁移、能带失配以及铅泄露等瓶颈,这些难题严重制约光伏器件的服役性能,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应用。石墨炔及其衍生物具有稳定的高度π共轭结构,丰富的碳化学键为化学修饰提供了多种路径和位点,有望
学位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破局碳中和问题的关键。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绿色氢能大规模获取的理想技术路线。开发高效廉价催化材料能够大幅降低电能损耗,显著缓解电解水制氢成本高的商业化瓶颈制约。利用单原子缺陷工程,从原子级层次理性设计、精准构筑与灵活调控活性位点是优化电催化材料综合性能与深入揭示电催化反应机理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单原子缺陷催化应用仍缺乏
学位
煤气化技术是我国基于自身能源特点引进、吸收并创新的煤炭清洁高值高效利用技术。40余年,其所用耐火材料的研究仍停留在Cr2O3-Al2O3耐火材料体系,未有重大创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持续支持下,本课题组率先提出和研究了潜力优势明显的碳化硅-氧化物复合无铬材料体系。为进一步改善无铬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抗渣性、抗氧化性等气化炉服役关键性能,本课题提出金属Al复合调控材料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以提升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