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部分斜拉桥设计理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im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分斜拉桥亦称矮塔斜拉桥或低塔斜拉桥,是一种介于连续梁桥和斜拉桥之间的新型桥梁结构,“部分斜拉”即源于斜拉索承担荷载的程度。该桥型合理跨径范围为100m~300m之间,这也是大跨径桥梁跨径出现频次较高的区间,该桥型填补了连续梁桥合理跨径和斜拉桥合理跨径之间的桥型空白。部分斜拉桥具有结构体系合理,跨径适应能力强,施工简便,造价经济,桥型美观等优点。部分斜拉桥兼有连续梁桥和斜拉桥的双重结构特点,在构造设置和力学性能方面均与其他桥型有较大差别。对其设计理论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可以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规律,有助于该桥型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以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结构设计理论为研究核心,围绕与其相关的主要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通过对国内外已建多座部分斜拉桥构造研究,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部分斜拉桥主要构件主梁、索塔、拉索的构造特性和设计方法。构造特性是部分斜拉桥不同于其他桥型的最直接反映,只有对构造特性有了清楚地认识,才能设计出经济、合理、安全的结构形式。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部分斜拉桥的三种结构体系特性;部分斜拉桥与连续梁桥、斜拉桥的结构对比分析;部分斜拉桥主要特性参数变化对荷载效应的影响规律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部分斜拉桥结构特性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其计算分析结果,可为部分斜拉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部分斜拉桥拉索强度允许应力取值问题,基于钢材疲劳理论,研究了部分斜拉桥拉索静力强度允许应力取[σ]=0.6fpk的合理性,给出了以此值作为应力上限、200万次循环荷载作用下拉索的抗疲劳强度和拉索的活载应力幅计算方法。  利用影响矩阵法原理,以结构应变能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对索力加以合理的约束条件限制,解决了多变量非线性函数的有约束优化问题,从而获得部分斜拉桥恒载作用下的最优索力和与之对应的合理成桥状态。通过对已建实桥的分析,验证了该程序的正确性,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采用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的全过程分析方法,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特性,对国内第一座已建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漳州战备大桥进行极限承载能力分析,得出了漳州战备大桥的极限安全系数和破坏模式,为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设计、安全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  本文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分析了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结构特性和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为我国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场地反应问题是地震工程学中的一类重要的波动问题。大量的地震灾害表明,局部地形的存在对地震波的散射及衍射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场地地表、地上建筑或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
岩体这种复杂材料在水和风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其某些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是明显的,比如岩体弹模和强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室内试验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而目前,在岩体工
本文针对其在可能遭受海冰及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情况,编制MATLAB实时控制程序,对磁流变阻尼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针对渤海JZ20-2NW平台
目前,设置膨胀加强带是基础工程中预防温度裂缝的一种新型的无缝设计施工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膨胀剂的选取、限制膨胀率的确定、膨胀加强带的布置以及膨胀加强带的宽度设
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是土木工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火灾产生的高温会导致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承载力下降,使用性能恶化。而玄武岩纤维具有力学性能好,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对改善凝土高温性能具有良好前景。本文针对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抗压峰值应变等基本力学和变形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试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折试件全场的位移和应变,得到其
索结构以其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强度、结构效率高、造型新颖、构思巧妙等优点深受设计师青睐而大量运用于大型预应力建设项目。在此类结构中,钢索端头锚固节点对预应力体系能
成熟的生物除锰滤层是以除锰菌为优势菌群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根据细菌的营养类型划分,除锰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当以自养除锰菌接种,成熟滤层中可能自养除锰菌为优势菌群;当以
本文通过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研究了陕西膨胀土在不同含水量下的抗剪强度和吸力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膨胀土剪切强度指标、吸力强度与含水量(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同时利用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无粘结钢绞线由于具有预应力摩擦损失小、不需预留孔道和便于施工安装等优点,在一些应力不太大的圆筒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不断向深海进军的同时,浅海边际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研究和开发适合浅海边际油气资源开发的固定式轻型平台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