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空间刚架结构钢-混结合段力学行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混组合结构以其独特的力学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之中,而钢-混结合段又因为其内部构造和受力均较复杂、结合部位一般长度较小而截面宽大等原因,成为钢-混组合结构中难以采用常规梁单元理论进行分析的部位。此外,新型PBL剪力键在组合结构中的应用得到逐步推广,而相关的理论研究进展却相对缓慢,也是目前钢-混组合结构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文以某高速铁路空间刚架结构为工程背景,通过大比例节段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横梁与侧墙连接的钢.混结合段的力学行为和传力机理,探讨了不同抗剪刚度和构造特点对结合段力学行为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回顾了当前主要钢-混组合结构的发展历程,对比了世界各国在钢-混组合梁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了不同国家在钢-混组合结构研究成果中的异同。   2)设计了大比例试验模型,进行了1.0P和1.7P两工况下的静载试验。在两荷载工况作用下,模型各测点应力水平普遍较低,材料的实测应力与设计强度相比相去甚远,结构设计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模型内PBL剪力键钢板和混凝土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对滑移。   3)通过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对比,认为:空间刚架结构钢-混结合段传力的主要部位在上部结合段。该区域内,各构件的应力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均是以模型顶部为基点,随着距模型顶部距离的增加,应力水平呈递增趋势,应力总体表现为内侧受压、外侧受拉,且压应力水平显著高于拉应力;在下部侧墙区域,应力分布趋于均匀、缓和,应力峰值也有所回落,说明在经过结合段的过渡之后,应力已经基本扩散,分布也趋于均匀。   4)对有限元节点积分,得到了翼缘板和PBL剪力键承担的竖向荷载大小和占总荷载的比例,明确了各自在荷载传递过程中的贡献程度;并依此,分析了空间刚架钢-混结合段的横向和竖向荷载传递方式,给出了荷载传力路径。   5)通过对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分析,认为在PBL剪力键设计合理的前提下,抗剪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承压板的设置情况对应力的大小及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承压板设置的越少,钢板的应力水平越低,原本由承压板承担的部分荷载转由PBL剪力键承担,剪力键内混凝土榫的应力集中现象较显著,但混凝土整体应力水平有所降低。   6)给出了不同参数分析下,构件自身承担的荷载比,比较认为:钢-混结合段中,将剪力键与承压板配合使用,能够达到较佳的综合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及工业生产、体育、文化展览事业的进步,大跨空间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实际工程数量的增多,驱使空间结构的形式多样化,其相应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技
预应力工字型桩是一种用于围护工程及边坡稳定工程的抗侧向力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型桩。具有抗侧向能力好、造价低、施工质量稳定、速度快、无噪音、挤土较少等优点。目前已经应
随着复合地基理论在交通、水利等国家重要行业的广泛运用,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柔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除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外,还应进行稳定分析
螺栓球节点是大跨空间结构中最为常用的节点形式之一,具有工厂化生产、安装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但是,由于螺栓球节点组成构件较多,且各构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使得节
综合管廊又叫共同沟,是一种建设于城市地下集中铺设管线的基础设施,管廊的建设通常需要依照规定来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综合
大跨径预制混凝土箱梁桥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太阳照射的作用,使得梁体内产生非线性的温度场,并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以象山港大桥引桥为工程
网格结构作为大跨空间结构的典型代表,以往侧重于其抗震性能的研究,但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大和覆面材料的轻型化,该类结构的抗风设计问题也日益突出。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柱面网壳是
斜拉桥作为交通运输枢纽工程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将严重影响到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和恢复重建工作,研究大跨径桥梁的地震反应可为建立合理的抗震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某
剪切板阻尼器是被动耗能减振装置的一种,其应用大大改善了由传统抗震设计方法造成的震后结构损坏。由于低屈服点钢(Low-Yield-Point Steel,缩写为LYP)具有屈服点低、延性好、
目前,在我国苏南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多层框排架结构工业厂房。虽然国内外已对单层排架结构工业厂房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于这种新型多层框排架结构工业厂房的研究较少,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