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文化的探寻与身份建构——叶梅小说论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处于世界文学、汉族文学、精英文学的三重话语霸权之下,少数民族作家不可避免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和言说的焦虑。在巨大的困厄面前我们必须强调现代性意义下的少数民族文学主体性建构。而叶梅创作对我们少数民族文学的启示在于:一方面是深层的民族文化依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坚韧的民族自信力的张扬;一方面是浓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激越而亢奋的民族文化反省、文化批判和文化重构的意识。她认清了民族身份的建构性、相对性,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中走向积极的、动态的、开放性的身份建构,努力地用自己的创作与世界对话,与人类对话。 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介绍少数民族文学和多民族文学推动中的土家族文学发展概况,简单梳理叶梅小说创作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与意义,引出下文. 正文包括三章相关的叙述。 第一章:着重分析了叶梅小说对土家族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探寻,对土家族民族风情和宗教的展示和对民族命运与文化变迁的思考,透过这些视点,我们可以发现叶梅与自己的本土文化的连接状态。 第二章:探讨叶梅小说中的民族文化身份及隐藏其下的女性身份建构。叶梅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既是动态的、漂移的,又是统一的、整体的,同时又是一个他者相融的过程,存在于与他者的对照之中。而她小说中女性话语的表达比较复杂,她的女性意识往往是被整合进族性话语中的,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并肩作战,她有时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有时有对男权中心的批判力度不够。她的小说向我们传达了土家族女性独特的生存状态、生存意识和价值取向。 第三章:叶梅小说的叙事融外来艺术表达方式与本民族审美传统方式于一体,这表现在她的小说对民族传统叙述方式的承传与超越及诗意葱茏的艺术境界上。叶梅在创作时既注意本民族文化特征又没有忽略文化融合,而是力图在“先锋”与“本土”之间寻找合适的契合点,融汇创新,进行多元探索,实行多元融合。 结语:通过对叶梅小说系统的研究,我试图从历史定位和价值意义评判的角度来判断叶梅小说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对叶梅个体的分析来反映在”世界文学”大潮涌动的时刻,民族作家和民族文学怎样才能主动完成自我,不断走向成功。
其他文献
苏童小说中关于男性形象的书写是连接苏童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对男性形象进行关照,向人性本元和生命个体进行回归。苏童小说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学不
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因写《兔子四部曲》而享誉世界文坛。在《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中,作家通过主人公“兔子”哈利26岁到55岁的人生历程,描绘了战后美
李劼人是一位一直受到“冷遇”而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作家,对于如何评价其作品最有价值的地方,评论界仍莫衷一是,这导致了他的作品一直成不了主流。本人在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后
学位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中国形象便频繁的出现在电影的镜像中。尤其是美国好莱坞,更是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中国形象。但是这种形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读、曲解。在电影百年的历史中,美
新老异读或新老派差异是社会语言学比较关注的研究项目,本文运用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对恭城官话的新老派语音差异进行了研究。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总结归纳新老派语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