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最终奋斗目标,它的建设和发展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和完善造福全体国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构建出符合江西省省情的全面健身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和具体内容,理论上探讨了江西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组成。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及访谈调查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符合江西省省情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期为全民健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决策依据。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构建出江西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全民健身信息传播体系、全民健身资源管理体系、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全民健身体质监测体系。2.江西省城乡居民的体育意识较强,对体育的价值和功能已基本认识,体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74.6℅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具有很高的程度;有70℅以上的居民认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为提高身体素质和调节情绪、调节精神。3.江西省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锻炼者自发组织的比例占62.3%,以社区体协(农民体协)等体育社团组织协助各部门共同组织社区(农村)体育活动占8.1℅;以街道居委会(或村委会)为依托组织活动占10.4℅;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开展活动占5.6℅;以基层俱乐部为主体开展活动占8.5℅。4.江西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且城乡差距较大,消费形式较单一,消费形式主要体现在实物消费上,仅有3.4℅的居民月消费在200元以上。5.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明显不足,陈旧老化现象严重,且缺乏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和维修;而农村的体育设施尤其缺乏。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系统的满意度较低,仅有19℅的居民对体育设施系统持满意及非常满意态度。体育设施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居民更愿意到公园和广场进行体育锻炼。免费或低收费的公共体育场地成为居民在社区外的主要活动场所;影响居民对体育场地选择的主要因素首要的是设施是否齐全及收费与否。6.江西省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和私人集资,来自体育彩票公益筹集金以及单位或部门创收的比例较低。7.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较少、业务素质不高,是制约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8.健身信息供给系统满意度较低,多数人对于体育政策、法规的了解较为模糊,获取健身方法和手段的渠道主要来源于电视和报刊,且传播内容简单,渠道单一,传播的范围、速度和效果受到一定局限。9.交谊舞、体育舞蹈、健美操(舞)、秧歌、太极拳、气功以及羽毛球、乒乓球等艺术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成为人们健身的主要方式。10.江西省体质监测实施力度不够,且进行监测的时间不固定,多数地区没有实行过体质监测。11.政府投入不足、主管部门工作不力以及社会的体育锻炼氛围尚未形成是江西省体育健身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