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针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疼痛的特点,观察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是否可以有效延长单次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副作用的发生,增强镇痛效果,以及镇痛药的追加情况。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既往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无罗哌卡因及其他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血液系统疾病,无慢性疼痛史。ASA麻醉分级Ⅰ~Ⅱ级,年龄在25~75岁之间,体重指数(BMI)20~25kg/m2。实验分组设置:罗哌卡因组(R组)、喷他佐辛组(P组)、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组(P+R组),每组20例,患者的分组结果由随机数字表法产生。三组患者均采用TIVA(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全凭静脉麻醉),阻滞全过程在胸腔镜直视视野下进行,由同一位主刀医生在摆放引流管之前为每位患者施行:0.5%罗哌卡因4ml每节段(R组);喷他佐辛0.5mg/kg入生理盐水稀释后4ml每节段(P组);喷他佐辛0.5mg/kg+0.5%罗哌卡因4ml每节段(P+R组)。随访并记录三组患者在拔管即刻(T1)、术后1h(T2)、2h(T3)、6h(T4)、8h(T5)、12h(T6)、24h(T7)的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视觉模拟评分),要求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分别于安静时和咳嗽时进行。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早期镇痛药的使用情况。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基线资料、疼痛评分等比较均选用完全随机设计的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选择卡方检验;选用SPSS23.0软件对上述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安静时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且P+R组评分均低于P组和R组,但三组间结果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与P组相比,R组在T3、T4、T5各时间点咳嗽时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P+R组在T2~T6各时间点咳嗽时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R组在T2~T6各时间点的评分较P+R组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4、三组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虽均有恶心病例,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5、P组患者在术后第3小时左右使用镇痛药,较R组提前约4个小时;P+R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多在术后第10小时,与R组相比明显推迟了患者的用药时间。结论: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可有效延长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时间,降低疼痛评分和副作用的发生,增强镇痛效果,推迟早期镇痛药的追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