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型远程心电监控终端的分析与设计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远程医疗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是远程医疗得以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兼容通用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远程医疗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提出了一个低功耗型的远程心电监控终端的设计方案,使所设计的心电终端不仅能完成心电信号采集、存储、实时检测和心律异常报警的功能,而且还增强了抗干扰能力,达到低功耗的目标。本文给出了该终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设计。该远程心电监控终端以带多通道12位A/D转换器的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由有源心电极、微型低功耗中心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组成。可长时间采集、存储心电信号,并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发现心律异常,就进行报警,通过GPRS把数据实时传给医院服务站。此方案突出之处在于采用有源心电电极的设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信号的质量。这种设计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将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前置,与心电极设计为一个整体,可以去掉因信号源远离放大电路而采用的屏蔽层驱动电路。同时只使用单级放大,简化电路的同时,尽可能多的消除工频50Hz干扰。这一前置措施使其远离GPRS移动通信模块,大大减少了脉冲信号对模拟放大电路的干扰。心电电极中采用性能良好的差分放大器提高信噪比。心率检测部分,采用了一套适合实时在线检测的算法。软件采用差分阈值法检测QRS波进行心律异常的判断。通信单元部分,为了减轻系统传输太多冗余数据的压力以及降低终端的功耗,提高利用率,软件只有在满足报警条件时才进行数据传输。实验证明,该终端能在良好抗干扰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有效心电信号,正确判断心律异常,达到预期目标。终端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家庭医护以及临床的诊断和监护。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微观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例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和气体传感等领域,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发展,为传感器领域敏感材料的研究和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在传感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以Sn02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无毒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两个技能,阅读是语言文化的汲取,写作是语言文化的表达,学生没有阅读英语课文中的知识,便无法进行顺畅的英语口语表达及流利的英语写作,因此学生对高中英语课文的阅读内容与写作能力息息相关。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要在英语课文教学中,注重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本文就高中英语课文的有效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