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抗生素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抗生素在给人们带来广泛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自然环境中,对水环境、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尤其是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最为严重,其对水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抗生素的去除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影响人工湿地运行效果的因素很多,而湿地植物就是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共进行了两部分实验:(1)选择美人蕉、风车草、皇竹草、梭鱼草四种植物作为湿地植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其对抗生素阿莫西林(AMX)、氟苯尼考(FFC)、盐酸多西环素(DH)的去除效果,并观察其对这几种抗生素的抗逆性和耐受性。(2)选择美人蕉、风车草、黄菖蒲三种植物作为湿地植物,再搭配砾石、河沙、土壤等基质进行人工湿地微宇宙实验,探究在不同浓度FFC和DH下人工湿地系统对两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并研究在不同抗生素对人工湿地处理各个基础水质指标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和分析主要可以的除以下结论:(1)在水培植物的条件下,风车草、美人蕉、皇竹草和梭鱼草,在不同浓度抗生素胁迫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趋势和抗生素去除效率。四种水生植物在10-1000μg/L阿莫西林胁迫下,皇竹草对阿莫西林的去除效果最佳,美人蕉的去除效果弱于皇竹草,但是优于其他两种植物;而在100和1000μg/L氟苯尼考胁迫条件下,美人蕉的去除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其他三种植物,但是在500μg/L胁迫条件下,梭鱼草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植物;在10-1000μg/盐酸多西环素的胁迫下,美人蕉对其去除效果相对最佳,而在1000μg/L胁迫14 d后,植株风车草的去除效果与美人蕉相似,但是弱于美人蕉。(2)低浓度抗生素会促进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和植物生长,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的抗生素胁迫下,四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株高均呈现下降趋势,明显低于无抗生素胁迫的空白对照组,而且抗生素浓度越高,叶绿素含量下降越多,对植物的危害增大。在1000 ug/L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胁迫下,皇竹草的抗逆性差于其他三种植物。(3)在人工湿地微宇宙系统中,在不同浓度的抗生素胁迫下,有植物种植的湿地系统对基础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无植物种植的湿地系统。其中,对于总氮、氨氮、COD的去除效果综合排序为美人蕉>风车草>黄菖蒲;对于中等浓度抗生素胁迫下三种植物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而在高浓度抗生素胁迫时,美人蕉对磷的吸附最先达到饱和,而风车草对磷的吸附则最后达到饱和状态。(4)不同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类型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主要依于抗生素浓度,如在低浓度抗生素处理下,三种植物对抗生素的效果显著优于空白组人工湿地系统,其中美人蕉湿地系统为最佳植物-人工湿地系统;而在高浓度抗生素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中,黄菖蒲湿地系统与空白组人工湿地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无差异,但美人蕉对两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极显著优于其他类型的人工湿地系统。所以美人蕉-人工湿地系统是去除抗生素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最优的人工湿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