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刚要》中明确提出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努力提高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教育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而努力搭建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因此,根据研究实际,以陕西省“电子书包试点项目”为研究基础,围绕电子书包在试点项目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调查该地区电子书包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应用中的现状,重点研究电子书包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现状,并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行深入调查作为研究突破口。在大量的资料检索、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师生访谈、专家会议、一线教师经验交流等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等研究方法,总结出电子书包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通过笔者研究,为其它城市和地区在电子书包项目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上提供一些重要的科学意见和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