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03月30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公告,于2010年03月31日起正式开通融资融券交易系统,开始接受试点会员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转常规后,标的证券范围放宽,融资融券规模增长迅速,客户对融券的需求日益强烈。融券券源的数量和种类已经成为券商开展融资融券的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基于融券券源的券商盈利模式主要采取以证券金融公司为主导的集中信用模式。然而目前市场缺乏有效的转融通机制,券商的自营证券是券商获取融券券源的唯一途径。目前证券公司主要的风险对冲的方法是股指期货的对冲,也就是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对冲风险。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研究的实际价值。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运营模式,自营证券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问题以及针对此类问题展开研究的价值。第二章在对融资融券业务认识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海外证券市场的盈利模式,两融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及与国外模式的比较。第三章主要对建立的最小方差券源筛选风险对冲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及实际验证。风险对冲是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对现货的套期保值以对冲现货价格波动率太大的风险。在利用统计量分析和计算极值风险测度验证了沪深300现货与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关系走势非常相似后,可以把持有的热点标的证券作为现货,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对其进行套期保值。建立了最小方差券源筛选风险对冲的两个模型,利用Wind资讯选取了至2012年07月02日到2014年02月26日共604天399个交易日的713支标的证券的数据以及齐鲁证券提供的230支热点券源信息数据,实例验证了最小方差券源筛选风险对冲的两个模型的风险对冲效果。第四章是文章的结束语,给出了文章的研究结论。实例验证发现,最小方差券源筛选风险对冲的两个模型的对冲效果都非常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总之,研究券商盈利模式及风险对冲机制,建立最小方差券源筛选风险对冲模型,不仅可以解决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我国股票市场套期保值业务提供理论指导及切实可行的风险对冲方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