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因为二氧化碳驱油具备使油水界面张力和原油黏度降低、使原油体积膨胀、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以及能与原油混相等优点,逐渐成为油田开发中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将二氧化碳埋存于油藏中,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并提高原油采收率,然而,二氧化碳驱对油藏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油藏都适合注CO2驱油,注气效果受到很多油藏条件的限制。如果待采油藏不具备注CO2开发的条件,就无法获得采收率的提高,得不到经济效益。所以在油田开发以前,进行油藏注CO2驱油适应性评价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采用聚类分析评价油藏注CO2驱油适应性的方法,通过与国外成功进行注CO2开采的油田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我国大庆油田北一区断东和江苏油田富14断块油藏注二氧化碳驱油适应性。在分析前,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指标筛选,通过计算不同指标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以及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最优的油藏指标评价模型,再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定量综合评价油藏注二氧化碳驱油适应性。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得出二氧化碳驱油藏地质特点及适合进行注CO2驱油的油藏和原油特征。(2)提出了筛选油藏指标的新方法。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到评价指标对原油采收率的关联程度,以及重要性排序。结合指标的关联度及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得到油藏驱油适应性评价指标。(3)运用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大庆油田和江苏油田油藏注CO2驱油适应性,结果证明,大庆油田北一区断东和江苏油田富14断块油藏都适合进行注CO2驱油,并有较好的驱油效果。(4)通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大庆油田和江苏油田进行注CO2驱油适应性评价,与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聚类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证明,聚类分析方法评价油藏注二氧化碳驱油适应性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