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极性p型AlGaN基材料掺杂技术及机理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97043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非极性AlGaN基Ⅲ族氮化物中无沿材料生长方向的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QCSE),故其被认为是制备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s)深具潜力的材料。本论文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半极性(11 02)r面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了非极性(112 0)a面AlGaN基外延薄膜,并重点对其p型掺杂技术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改良的Mg-delta掺杂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空穴浓度的非极性a面AlGaN材料、AlGaN/GaN超晶格(SL)材料和AlGaN/GaN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材料的p型掺杂。上述研究成果为制备高光效的AlGaN基UV-LED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改良的Mg-delta掺杂技术,在半极性r面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非极性a面p-AlGaN薄膜,并通过优化Mg-delta掺杂过程中Cp2Mg的通入时间,最终获得了空穴浓度高达1.4×1018 cm-3的样品。2.对传统的单步快速热退火(RTA)、高低温两步RTA、O2/N2两步RTA及新开发的多步RTA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步RTA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提高Mg掺杂AlGaN材料中Mg-H络合物的分解效率,因而最终获得了电阻率低至0.7Ω?cm,空穴浓度高达1.9×1018 cm-3的样品。3.在非极性a面p-AlGaN/GaN SL材料的外延生长过程中引入Mg-delta掺杂和Al组分渐变的AlGaN缓冲层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此二项技术的引入,p-AlGaN/GaN SL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空穴浓度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最终获得了表面粗糙度均方根值低至0.6 nm,空穴浓度高达4.2×10177 cm-3的样品。4.采用MOCVD技术成功制备了非极性a面Mg掺杂的p-AlGaN/GaN DBR结构。反射率测试结果表明,当AlGaN/GaN DBR的设计中心波长为390 nm时,其形成的光子禁带带宽为45 nm,反射率为55%。而当AlGaN/GaN DBR的设计中心波长为280 nm时,其形成的光子禁带仅对270-320 nm范围内的出射光具有较高反射率(>35%)。同时,以上两种p型DBR材料的空穴浓度均高于2×10177 cm-3
其他文献
天然气站场的作业安全管理关系到整个站场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文章以陕京管道的天然气站场为例,分析了天然气站场内作业安全管理应包括的主要内容:进行作业安全分析、施工单
Mg-Gd系镁合金由于具有高比强度、优良的室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其合金化基础、组织特性;总结了主要稀土合金元素、非稀土元素的影响作用,包括Gd、Y、
中国石油海外市场的开拓急需大量既懂专业、又会外语的人才,但外语一直是其工作的瓶颈。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海外工作人员英语培训的效率与效果,就必须加强培训的计划性和针
根据金属化学抛光的黏液膜或凹凸理论,在磷酸-硫酸基础液中加入组合添加剂,对工业纯铝进行无烟化学抛光,以改善抛光效果,并与传统三酸抛光效果进行对比。传统的无烟抛光剂中
爱国宗教团体的功能定位应包含宗教事务管理、社会自我服务、软性支撑作用,其中软性支撑作用又包括维护道德秩序、提供精神依托、促进文化发展。
目的:比较腕掌侧和腕背侧手术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新鲜不稳定性腕舟状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腕掌侧手术入路组21例和背侧手术入路17例,对其进行了术后一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膝骨关节病患者情况。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骨关节炎患者的有关资料分析,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住院科室、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测试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数字实时仿真技术的继电保护闭环测试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测试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研发和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