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特别重视对宏观经济的逆周期调控,包括积极应用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系统。面对经济下行,我国中央银行也频繁运用了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在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产生怎样的调节作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是否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就成为货币和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长久以来,大量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基于货币政策对经济总量的作用效果。本文所关注的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整怎样通过影响微观企业财务状况进而改变企业的投资和生产决策,最终影响社会总产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简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国内外文献综述,归纳总结了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三部分为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机制,在市场不完全信息和金融加速器理论框架基础上,分别阐述了紧缩和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资产负债状况以及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影响。第四部分为我国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该部分选取了M2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以工业企业财务费用率、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利润率反应企业财务状况;以固定资产投资和GDP代表投资和总产出;运用协整、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货币供应量与企业财务状况以及投资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脉冲响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企业资产利润率有正面影响,但对资产负债率和财务费用率的作用效果不显著。此外,脉冲响应结果还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对投资和产出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有效提高投资和总产出。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主,针对造成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不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