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异质性的骨骼肌炎性疾病,以肌肉无力和炎细胞浸润肌纤维表现为特征。既往研究表明它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由于该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知道甚少,并且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虽有部分疗效,但有很多副作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一个理想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AM)动物模型一直被探索着。在以往的研究中应用肌溶浆、部分提纯的的骨骼肌肌球蛋白、C-蛋白、C-蛋白的第二片段(SC2)、转基因鼠诱导EAM动物模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方法复杂、耗时、肌炎轻、重复性差和低成功等缺点。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良,通过增加肌球蛋白的量和百日咳毒素(PT)的接种次数,成功建立了省时、重复性好的EAM动物模型。II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调节性T细胞(Treg)在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提高其数量和功能可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以往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和雷帕霉素(Rapa)等能增加Treg数量,并且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下文简称甲强龙)治疗IIM有效,因此,以甲强龙治疗为对照,评估雷帕霉素的疗效。目的:建立一种省时、高效、可重复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动物模型,为研究人类IIM提供实验工具。评估雷帕霉素对EAM疗效及其对Treg的影响,初步了解EAM的发病机制,为人类IIM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实验一:豚鼠的肌浆球蛋白分别用两种方法诱导EAM动物模型,比较其建模效果。48只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传统模型组、改良模型组和辅剂对照组,各组16只。传统模型组:CFA+1mg肌球蛋白,免疫4次,PT注射1次;改良模型组:CFA+1.5mg肌球蛋白,免疫2次,PT注射2次;辅剂对照组:CFA+生理盐水,免疫2次,PT注射1次。在最后一次免疫后10天,比较组间在肌力、脾脏外观、肌酸激酶、肌电图、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方面的差异。实验二:20只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EAM组(改良模型组)、甲强龙干预组,雷帕霉素干预组,各组5只。正常组:未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按改良模型组的方法建立模型,在最后一次免疫后10天,观测。甲强龙和雷帕霉素干预组:按模型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在最后一次免疫后10天,开始分别给予甲强龙和雷帕霉素,连续腹腔注射14天,干预结束次日,进行以下方面的观测:肌力、脾脏外观、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脾脏淋巴细胞中Foxp3的表达及肌肉和脾脏中Foxp3的mRNA水平。结果:实验一:三组肌力均下降,传统组、改良组和对照组肌力分别是55.05±7.27S、22.81±9.28S、98.16±13.79S;(三组间P≤0.01);传统组、改良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分别是2526.77±930.22u/L、2618.19±640.35 u/L、1161.69±267.98 u/L,(两模型组间P>0.05,模型与对照组P≤0.01);肌电图的测量,模型组比对照组明显的持续时间短,振幅低,(未做统计学处理);传统组、改良组和对照组组织学得分分别是:2.45±0.73、2.51±0.61、0.47±0.31,(两模型组间P>0.05,模型与对照组P≤0.01);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HC-I过表达在一些纤维中但不弥散,CD8+T细胞主要位于肌内膜,部分浸润非坏死的肌纤维,尽管有大量的CD4+T细胞在肌内膜,相对少量的CD4+T细胞浸润肌纤维,这些发现仅存在于模型组,而对照组没发现。实验二:正常、EAM、甲强龙和雷帕霉素干预组肌力分别是>30min、20.50±2.27 S、88.13±4.77 S、102.20±7.83S,(组间P≤0.01);正常组脾脏体积小、光滑红润;模型组脾脏明显增大并有粘连,而干预组脾脏则介于正常与模型组之间;正常、EAM、甲强龙和雷帕霉素干预组组织学得分分别是0、2.22±0.12、1.72±0.16和1.28±0.19,(组间P≤0.05);FCM检测脾细胞Treg表达比例分别是正常组3.7±0.34%、模型组12.52±1.71%、甲强龙组5.65±0.83%、雷帕霉素7.08±0.56%;液态芯片技术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GF-B1和IL-10分别是正常组1046.75±82.01和4.58±0.93、模型组2087.00±74.27和15.36±0.50、甲强龙组2238.50±134.29和.2.82±0.33、雷帕霉素组2501.75±329.11和2.39±0.32(正常组与甲强龙组P>0.05;甲强龙与雷帕霉素组P>0.05);肌肉和脾脏中Foxp3的mRNA水平分别是正常组2.76±0.47和94.94±7.13、模型组0.38±0.10和16.44±2.19、甲强龙组2.46±0.36和100.85±8.75、雷帕霉素组0.99±0.02和233.24±8.17(甲强龙与雷帕霉素组P>0.05,其它组间P≤0.01)。结论:1.通过增加肌球蛋白的免疫剂量和百日咳毒素注射次数,我们成功诱导了确切可靠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动物模型,其在基本的病理方面类似于人类的PM和DM。在本研究中,我们花了传统方法的一半时间,而得到更好的致炎效果,这个动物模型对研究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特异性的治疗提供有用的工具。2.雷帕霉素对EAM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应用雷帕霉素2周,EAM小鼠在体重、肌力和组织学方面改善明显,效果优于甲强龙。因此,Rapa是治疗炎性肌病很有应用前景的候选药物。3.它可以使脾脏中Foxp3的mRNA表达增加;同时血清中TGF- ?1升高,而IL-10接近正常;而外周淋巴器官(脾脏)Treg数量在2周治疗后却下降。在肌炎发病中,雷帕霉素似对Treg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长期应用雷帕霉素后对肌炎和Treg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