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差异及机理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旅游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客源市场的竞争。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涉足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世界旅游强国之列。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不足。特别是2012年和2013年,中国的入境旅游人数连续两年出现下跌,2013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而日本方面,自从实行“观光立国”战略以后,日本的旅游业高速发展,特别是入境旅游业更是目前日本的主要产业。我国要想在旅游业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必须重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和日本两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对比,系统分析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差异,时间结构主要通过年际变动指数、年际集中指数、月际变动指数和月际集中指数等方面比较,空间结构主要从入境客源国的市场占有率、地理集中指数、客源吸引半径、空间结构演变和SPSS聚类分析等方面入手比较。同时,从旅游资源、政策、汇率、交通和突发事件这5个因素出发来探寻造成中国和日本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差异的机理,最后结合中国当前的客源市场结构和旅游业现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1)2004~2013年期间,日本的入境旅游发展速度快于中国,尤其是近几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中国的入境旅游发展比日本稳定。同时,两国的入境旅游都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以至于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中国入境旅游高峰期为:3月、4月、8月和10月。10月达到最高峰,说明中国的旅游旺季在秋季。日本的高峰期为:4月、7月和10月。7月达到最高峰,夏季为日本入境旅游的旺季。日本的月际集中指数值大于中国,且不稳定,说明日本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2)通过对两国入境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比日本稳定,客源吸引半径逐渐扩大,吸引范围不断扩张,说明中国的旅游辐射能力越来越强。而日本的吸引力相对中国来说比较弱,且吸引范围在慢慢的减小,说明日本的旅游辐射能力在减弱。同时,中国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越来越分散,日本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越来越集中,特别是亚洲市场的份额占的比例越来越高。(3)本文从旅游资源、政策、汇率、交通和突发事件这5个因素着手来探索两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形成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这5个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造就了中国和日本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差异。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