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执行与行动者的策略——上海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个案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了与转型期社会变革有关的焦点问题——城市居委会直接选举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执行研究的动态视角、组织决策分析的概念工具以及不带预设的描述性语言,以一条由“市→区→街道→直选居委会”构成的政策执行链条为个案,通过实证调查取得的丰富的经验材料与文献资料,对2003年上海市居委会直选的实施过程进行考察,以行动者的策略性行动为考察的出发点与中心,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属性的行动者的决策逻辑、策略构成及其引起的反应加以揭示,以回答:在居委会直选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管理体制与自治体制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得以化解的? 本研究表明: 1)政策执行过程即权力关系的重构过程。与科层组织中依职能分工和职位分层而产生的静态的、单向的权力关系完全不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行动者通过策略性互动重构的权力关系是动态的、双向的。 2)影响权力关系重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行动者的策略是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必须通过影响行动者的决策,才能进而影响权力关系的重构,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作用。 3)政策难题通过权力关系的重构得以消解。随着直选政策的不断具体化,政策的难题也被逐渐具体化,由最初的如何化解“体制冲突”,在市级政策中被具体为如何“使党的意图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在区级政策中被进一步具体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将组织的意愿化为居民的愿望”,在街道的政策中更是被具体为如何使“指定人选”通过“民主程序”当选;在采取直选方式进行换届选举的居委会,由于“指定人选”与选民的愿望不一致,不同行动者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性互动,在冲突、协商、妥协、交换、共谋的过程中,重构了权力关系,使“指定人选”通过“民主程序”当选的政策难题得以最终解决。 由于居委会直选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实施的,这使得直选居委会依然能够保留一定的行政化色彩,并由此部分地化解了体制上的冲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民主力量的加强,又看到了它的部分地被消解。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市场的迅猛发展,城市居民住房状况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同时,城市不同收入群体在居住空间上的区隔现象也日益明显,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
农村社会中一直延续着以年度为周期来安排生活的习惯,农忙与农闲构成了乡民们一年中大致的生活节奏。大部分重要的传统节日都集中在农闲时节,其中数春节为最。春节是典型的农耕
本文通过南京地区兼职大学生对职业中介机构信任缺失的个案研究,将兼职大学生对职业中介机构的信任缺失分为起点上的不信任、互动过程中的信任缺失以及互动结束后的信任缺失。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通讯电子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中国逐步普及。中国现在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网民人数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虚拟社区以其自身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的优点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