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于1999年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步入法制化轨道。由此,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为我国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这项制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制度,不仅有效地保障了低保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而且使他们避免陷于持续贫困之中难以自拔。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城市低保问题浮出水面,低保人群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群体。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贫困群体,从生活、就业、保障等方面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对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威胁。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已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以城市低保家庭为对象,从家户规模、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从业特征、收入来源与消费支出六个方面对城市低保家庭的现状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并且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来深入探讨城市低保人员低就业率的原因。本文选择质性的研究方法,引用最新数据资料,以深入访谈为主,文献研究和二手资料分析为辅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并提出合理促进低保人员再就业的思路建议,以期对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一点贡献。本次研究还有许多局限和不足之处,相关研究还有待日后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