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失眠生理性过度觉醒与代谢异常相关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ao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慢性失眠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不仅导致情绪障碍和影响认知功能,且与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生理性过度觉醒是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可慢性失眠的病理学机制之一。本研究通过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评估慢性失眠患者的生理性过度觉醒程度,探讨其与代谢异常的关系。
  研究方法
  按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睡眠医学中心和社区招募慢性失眠患者及健康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1)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夜间睡眠情况。2)MSLT评价生理性觉醒程度。3)通过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等评价代谢指标。4)通过SF-36健康调查简表、Flinders疲劳量表、贝克焦虑问卷、贝克抑郁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程度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对生活质量、情绪以及主观睡眠进行评估。生理性过度觉醒(MSLT-High, MSLT-H)定义为平均MSLT>14分钟,MSLT≤14分钟定义为非生理性过度觉醒(MSLT-Low,MSLT-L)。比较慢性失眠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睡眠资料、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代谢指标和多种量表的差异及其与生理性觉醒程度的相关性。
  实验结果
  1.慢性失眠组平均年龄高于健康对照组,性别比无差异。
  2.慢性失眠组的SF-36健康调查简表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Flinders疲劳问卷、贝克抑郁问卷、贝克焦虑问卷、失眠严重程度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Epworth嗜睡量表得分无组间差异。
  3.慢性失眠组夜间的睡眠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和非快速眼球运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1期时间高于健康对照组,睡眠效率、NREM3期时间及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
  4.慢性失眠组多次睡眠潜伏期(11.27±0.56分钟)高于健康对照组(10.28±0.96分钟)(P=0.397)。
  5.慢性失眠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1.46±0.84m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0.87±0.36mmol/L)(P=0.031),CI组高密度脂蛋白(1.46±0.03mmol/L)低于HC组(1.62±0.06mmol/L)(P=0.051),存在统计学差异趋势。
  6.慢性失眠组中,MSLT-H组BMI(23.21±2.29kg/m2)高于MSLT-L组(20.81±4.97kg/m2)(P=0.025);MSLT-H组腰围(83.94±7.86cm)高于MSLT-L组(77.45±8.80cm)(P=0.007);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指标的无组间差异(均p>0.05)。回归分析中,相比MSLT-L组,MSLT-H组(β=0.241,P=0.043)BMI更高;男性(β=0.333,P<0.001)、年龄(β=0.223,P=0.012)、BMI(β=0.640,P<0.001)与腰围呈正相关;BMI(β=0.324,P=0.012)与臀围呈正相关;BMI(β=0.255,P=0.047)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
  研究结论
  1.慢性失眠患者存在一定的脂代谢异常,心理健康状态也较健康人群差。
  2.慢性失眠患者生理性过度觉醒是肥胖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会议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报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