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生态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以从邻近省市引进的太原市没有栽培记录的新优树木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栽培与生态适应性研究,通过物候期、生态适应性、生长势、抗性及观赏性比较,从中筛选出综合指数评价较高、适应太原生长的树种,并进行繁殖试验,了解繁殖技术,以便为山西太原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新型、优良的园林树木和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所引的110种树木中有48个品种适应性较好。其中抗性表现优秀、繁殖技术过关的有15种,即:蒿柳、平枝栒子、香茶(艹麃)、喷雪花、红叶椿、邱园兰莸、锦带类(包括3种)、金叶莸、红金银花、金叶接骨木、白雪果、领春木、金边水腊;抗性表现良好,繁殖技术基本过关的有22种,即:七叶树、紫霞玉兰、飞黄玉兰、红雪果、金叶风箱果、黄丁香、金叶刺槐、栓翅卫矛、海棠类(包括8种)、杂种龙爪柳、绣线菊类(包括3种)、金枝垂白柳、垂枝银芽柳;具有一定的引种利用价值,但有待于进一步驯化研究的树种有11种,即:全缘栾树、连香树、白丰醉鱼草、主教红瑞木、玫瑰木槿、玉灯玉兰、枫扬、垂红忍冬、大叶丝绵木、照手红碧桃、菊花桃。通过研究,论文认为山西太原树木引种标准应在“新”和“优”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引种的范围要“新”,筛选的标准要“优”。“新”的具体含义为:引进的品种要有国外园林的新品种、国内最新挖掘的野生资源和新变种。“优”的含义为:供试品种要有优良的适应性和抗性、优良的观赏性、易繁殖、性状稳定且容易管理、容易推广。通过试验研究,丰富了山西太原城市园林树木,增加了树木的遗传多样性,提高了增加苗木生产者的收入,解决了富余劳动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生态安全性,增强了全民的环保意识。试验的创新性包括:第一,有效地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第二,绝大部分品种首次在太原地区试验;第三,首次将部分珍稀树木引入太原,较原产地纬度北移3度;第四,首次将部分亚热带树木引入太原;第五,试验地区与引种地比较,海拔最高,降水最少,无霜期最短,光照最强,试验结果比较有代表性,可为国内引种理论提供一些参考数据。试验引选成功,在全市乃至全省进行推广,应用到城市的绿化中去,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