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孔隙条件下冻土渗透系数试验与分析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典型监测区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前期已完成研究成果和经验,通过对非饱和冻土渗透系数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以含冰率和试样干密度为两大控制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变化冻土渗透系数测定试验,以含冰率和试样干密度作为单因素变量,以测定非饱和冻土渗透系数与非闭合孔隙度为目标,开展非饱和冻土渗透系数测定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论文依托导师主持的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冻结土壤孔隙特征对冻土层渗透系数的影响研究(SKLFSE201310)”、黑龙江省水文局科技项目“寒区春季产流时冻土背景下融雪水入渗机理试验与分析(2014230101000411)”以及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寒区地下冻土层水理性质及其对融雪水入渗的影响机理研究(41202171)”。主要完成的工作有:通过前期对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典型监测区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确定典型监测区土样基本特征(颗粒级配、干密度、温度);通过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及已完成成果归纳总结出非饱和渗透系数测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冻土含冰率、干密度、温度、颗粒级配、非闭合孔隙度等;以TST-70渗透仪、低温恒温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为主要试验仪器,通过对试验土样进行筛分-烘干-焖土-饱水等工作之后,开展系统的非饱和冻土渗透系数测定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指出非饱和冻土渗透系数及非闭合孔隙度随试样含冰率的增加而变小,随试样干密度增加而变小但变化程度不明显;初步提出非饱和冻土渗透系数室内测定装置设计方案,以室内测定渗透系数与非闭合孔隙度为主要目标,将装置划分为五个模块包括环境监测模块、冻土柱存放模块、测压模块、渗透液体、计时模块。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河道两岸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
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甚至移动,并且经常伴随着地质灾害,其潜在的破坏力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地震的研究发现,场地土层条件对地震动影响显
本研究基于工程实例即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该工程自2011年建成至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地质环境(由岩土体、水、冰和大气组成的四相体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工程区的基本情况,得到研究区岩石、冻土、水和大气的基本特征,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数学模型,得出裸管和保温管管底以下多年冻土在运行初期(第5a)及末期(第50a)地基土的融化深度、融沉变形量以及回冻时可
学位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标准也不断在提高,这就需要更有效更先进的水处理工艺,低温低浊水由于其具有耗氧量低、粘度大、碱度低等特点
碾压混凝土坝是一种近几十年发展快速、应用广泛的新型坝。随着碾压混凝土技术的迅猛发展,建坝高度越来越高。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所具有的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问题在碾压混凝土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