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商标侵权的刑法规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交易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购物方式之一。网络交易使得商品种类更加丰富,购物更加便捷。这样一种新的交易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网络的虚拟性、抽象性,使得消费者无法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鉴别商品的真伪,从而给一些不诚实的商家提供了鱼目混珠的机会,也给真正的商标权人在维权问题上带来种种困难。这种新的交易模式带来新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必然出现新型的侵权纠纷。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面对网络商标侵权案件的日趋复杂化与严重化,传统的商标法律制度已经难以保护网络环境下的商标权利,全面推进网络商标刑事立法,适度介入到规范商标侵权行为是可取的。完善刑罚体系既可以改善网络交易环境,威慑不法分子,也可以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弥补传统商标法的不足。本文主要应用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及实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背景,以网络商标侵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商标侵权的类型、现状及危害可发现当前我国民事、刑事实体法及程序法在保护网络商标侵权方面的不足及困境。因本文讨论的是网络商标侵权的刑法规制,所以在理论研究上首先对网络商标侵权犯罪进行犯罪学分析,即从抽象理论层次研究网络商标侵权的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刑法理论上犯罪学的通说观点。其次,本文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来探讨网络商标侵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还要考虑刑法介入的适当性以及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干预程度。对于这一类犯罪的规制还要遵循一定原则,以恰当发挥刑法对网络商标侵权行为的规制。本文主要就以下三原则的内涵及原则的贯彻加以说明:一、谦抑性原则;二、利益衡平原则;三、及时原则。以上理论的探讨主要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下商标权刑法保护的制度构建。本文主要以刑事立法构建及完善相关刑事司法制度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完善现行刑法体系中关于网络商标侵权的规定。在刑事立法方面建议增加相关刑法条文,凸显商标侵权行为的犯罪特征等,建立完整的刑法保护制度。在完善相关刑事司法制度方面主要通过完善和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加强国际司法协作、提高办案人员的网络技术知识等方法辅助网络商标犯罪法制建设。通过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刑法规制网络商标侵权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刑法规制网络商标侵权要考虑其适度性,不能过度干预。只有在网络商标侵权的现实危害性过大,而民事以及行政手段无法对网络商标侵权行为产生足够的威慑力时,刑法才应介入并对其进行规制。以刑事立法规制网络商标侵权犯罪,构建合理适度的刑法制度以保护网络上的商标权利。
其他文献
新刑事诉讼法亮点颇多,在众多修改的法条中,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司法权力的制约力度加大,另一个是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保护力度加大。通过此次修改,刑事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同时推动了生产系统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然而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同时,网络的脆弱性也将生产系统暴露给别有用心
在世界范围内,传统能源资源紧张已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已是各国研究的重点。继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之后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为
我国连续十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指出加快农业发展,其中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据统计,每年我国因为缺乏烘干设备,造成霉变损失达500多万吨粮食。刚收获的粮食水分含量很高,
文章选取使用最多、电磁屏蔽效能良好的镀银纤维织物作为最外层;电磁屏蔽效能相对较高,对人体无毒害,拥有良好吸波特性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作夹层;亲肤性良好的普通涤棉织物作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航空工业也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迅速变化,客户
大豆蛋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国内生产大豆蛋白产品的企业很多,但由于大豆蛋白在生产过程中变性严重,导致其功能特性不强,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蛋白质与糖的接枝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并已经证明是一个NP难问题。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提出了一个采用二分策略的属性约简方法,即计算信息系统的划分核心,利用划分核心将原始
目的: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和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均系五加科属植物,同属我国传统名贵大宗药材。基于药材资源有效保护、开发及利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方向转
随着网站用户数量的增多,管理者与运营人员等急需了解站点被访问的情况、用户的行为表现等,以辅助站点管理和提供决策支持。在网站各职能岗位对用户行为分析的需求中,识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