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传统和基础性的产业,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粮食产业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属于关乎国家民生的重大事项。在当前全球农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我国也处在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有效解决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系列问题,有效迎接挑战并把握眼前机遇,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的目的,达到优化农村环境,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我们当下的选择,也即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广东省将生态农业当作农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体现出通过生态农业舒缓并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生态平衡要求与需求的目的。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方式,针对广东省博罗县的生态农业现状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出博罗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博罗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进而提出解决博罗县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博罗县是珠三角最大的可连片开发的县区,是全国百强县之一。近年来,博罗县先后获评全国十佳宜居县、全国十佳深呼吸小城、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拥有十分优美的生态环境。运用博罗县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将有助于有效推动并优化农业结构,达到巩固和提升农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农业的生产、加工及贸易产业链,有效提升农业附加值的目的。透过生态农业发展SWOT分析,了解到博罗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财政收入相对来讲较少、基础设施尚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来讲紧缺一些;农产品生产规模比较小,产品的加工、保鲜和市场流通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亟待扩大市场空间,有效提升农民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与素质。博罗县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具备相当的参考与借鉴意义。表现在:第一,有利于保护并合理化、高效化地运用农业资源,发挥协调并整合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目的,有效地理顺发展机制,促使农业增长方式朝良好的方向转变;第二,有助于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以及整体的发展水平,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更好维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稳定发展;第三,有助于进一步达到生产模式改进的目的,强化环境保护力度,达到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有利于打造生态农业的全新发展模式与技术,按照产业基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遵循生态农业功能定位和发展的方向以及主要原则,将博罗县的传统农业打造成四种生态农业新模式:一是生态能源型,古村落文化模式;二是生态综合性,农产品加工物流模式;三是生态种植型,度假休闲模式;四是生态循环性,观光旅游模式。这些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都可以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山区以及其他地区进行积极推广。